一直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困扰着广东的发展。“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构建,给粤东西北发展带来了新畅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亟待解决之题。曾经创造出众多改革开放奇迹的广东,同样面临严峻的考验。
广东由北向南,我们能够领略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从北部丹霞地貌到珠江三角洲平原再到雷州半岛的珊瑚礁,不同风光的背后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同样也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机遇。
在今年6月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省委书记李希强调,广东要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变传统思维,转变固有思路,突破行政区划局限,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发展新格局。
区域发展新战略
对于“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含义,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推进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重点打造粤东粤西沿海产业,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
不足百字的解释对广东发展全局做了精准的功能定位。
在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发展阶段不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正是对症下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良方。
一直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困扰着广东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广东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精准发力,在差异化上下功夫。珠三角核心区的目标是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对其他区域更为强效的辐射带动作用。粤东西北则需依靠各自的资源优势,走出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与“一核”联动发展。
“一核”如何同“一带”“一区”联动?在陈鸿宇看来,“一带”“一区”作为“一核”的重要发展腹地,实现有机地联动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必不可少。对此,陈鸿宇还认为,基本的交通网络、产业基础在粤东西北已经具备成熟条件,接下来,要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同时提升人才队伍的建设。
此次省委全会还特意强调要“改变传统思维,转变固有思路,突破行政区划局限”。作为掣肘之一的行政边界局限,陈鸿宇认为,要按照省里的思路,打破传统思维,让市场规律成为主导因素,弱化行政边界的限制。
从一极增长到多极增长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战略。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谭炳才认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将珠三角一极增长变为多极增长的新格局。在这种多级增长的新格局下,“机遇”一词正成为粤东西北各市的高频词。
汕头、湛江同属省域副中心城市,承担着带动粤东粤西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的重任。李希在阐述“一核一带一区”构想时明确指出,“要强化汕头、湛江发展能级,赋予其部分省级管理权限,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把汕头、湛江打造成高水平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这无异于给汕头、湛江送来了一揽子“大礼包”。
作为“一心两极双支点”沿海经济带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双支点”之一,阳江的发展同样值得期待。阳江市市长温湛滨介绍,在珠三角辐射粤西的战略支点这一定位下,阳江向东对接融入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向西衔接北部湾城市群、海南岛自由贸易试验区乃至大西南地区,发展优势、发展空间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环境保护也是生产力,北部生态发展区同样是多极增长中的一极。”谭炳才说。
韶关是广东的北大门,生态区位重要。省委作出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决定,为韶关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韶关市委书记莫高义认为,省委全会作出的一系列对韶关指导性、针对性很强的工作部署,譬如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区域生态补偿体制、区域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等,是推动新时代韶关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
机遇比黄金还珍贵,往往稍纵即逝。能否抢抓机遇推动地方发展,成为当前地方政府的重要考题。
让每个功能区各尽所能
李希在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要“立足各区域功能定位,差异化布局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谭炳才认为:“各功能区差异化发展,主要是指定位不同,发展重心也不同。应当按照区域发展新格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阳江作为全省的重要沿海城市,海是阳江发展的核心资源和重要优势。“乘着去年省出台《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的东风,我们充分发挥海洋优势、做足海洋文章,大力实施‘以海兴市、绿色发展’战略,加快融入沿海经济带建设,积极谋划大海陵湾沿海经济带,着力打造电力能源、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高端不锈钢等一批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温湛滨说。
清远市委书记郭锋告诉《南方》杂志记者:“清远要努力争当全省绿色生态发展的先行市和示范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积极谋划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大力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森林美城,打造森林中的城市。”
只有推动珠三角核心区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增强核心枢纽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才能带动全省加快发展;只有发挥沿海经济带的主战场作用,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才能为全省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只有确保北部生态发展区走绿色发展道路,在高水平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重要生态屏障,促进粤北地区实现绿色崛起。
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刘建军是随着宏源防水(集团)公司广东生产基地的运营投产而来到韶关翁源县华彩工业园的。他同另外十几个同事一起作为新生产基地的管理人员,从公司总部所在地山东迁来这里工作。
“目前,生产基地有90余名员工。除了从山东来的管理人员,其余都是从本地招聘来的。”刘建军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因为企业所在的行业对工人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要求,目前招人还是一个难题。
刘建军坦言,来到这里以后他参加过各种招聘活动,但学历背景较高、稍具备专业知识的青年人才还是稀缺资源,更多人则愿意在韶关市区工作或是直接去珠三角打工。
这样的难题,实际上是粤东西北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吸引人才回流?如何让粤东西北宜居宜业?关键还是要看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陈鸿宇看来,现阶段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宜居宜业环境,不能仅仅停留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样需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短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
“对于粤东西北来说,此次‘一核一带一区’功能定位的调整,对‘一核’带动‘一区’‘一带’有了更新的含义。” 陈鸿宇认为,要将二者“输血”的关系重新定义,要从体制、观念、生态环境上进行输血,彻底改变粤东西北的面貌。
此外,一些基层教育、医疗工作者建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是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
在《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2017年修编版)中明确提出,到2018年,全省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率先实现省内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均等化,率先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显提高、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