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高新区:一座现代科创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栏目:
园区信息 点击量:4,053 发布时间:2017-10-16
创新是高新区的灵魂,在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高新区长远发展的必选之路。江门高新区正是在这条路上不断创新实践,探索走出一条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产城相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日前,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发文通报2016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结果,在146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47个单位中,江门高新区在参评单位增加31个的情况下前进了6位,连续三年实现争先进位,其中“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突出,单项排名跃居全国第七,全省第二。
近年来,江门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珠西战略”和江门市委“兴业惠民、治吏简政”的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加快发展争先进位,全力推进“建设宜业宜居的珠西现代科创产业新城”建设。搭建“双创”载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遍地开花;建设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布局产业新城,推进产城融合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推行PPP项目运作模式,为黑臭水体治理立下样本……江门高新区正处于全面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一座宜业宜居的珠西现代科创产业新城正在江门高新区快速崛起。
搭建“双创”载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遍地开花
“最近我们一直忙着理顺产品的供应链,启迪之星孵化基地在帮忙对接供应商,都对接到浙江安吉去了。”江门古旗亭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办人林炳塔一边演示着自己研发的产品“飞碟灯”,一边笑着说。
“在这里,企业可以从无孵化成有,从小孵化成大。”年仅25岁就5次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林炳塔,正是看中江门高新区浓厚的“双创”氛围和丰富的创新服务平台资源,才坚定选择落户江门高新区创业。创业一年多,林炳塔对高新区的创业环境、启迪之星基地的服务赞不绝口:“江门高新区的‘双创’载体丰富,政务服务效率高效,现在选择来这里创业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启迪之星基地还帮助我们到泰国和中国台湾、洛阳等地无缝对接上下游资源,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受益。”目前,启迪之星(江门)孵化基地已获认定为全国首批清华产业星聚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
林炳塔、启迪之星(江门)孵化基地只是江门高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遍地开花的缩影。近年来,江门高新区逐渐建成孵化育成体系,吸引一个个创新企业落地生根。
目前,江门高新区在协同创新、项目落户、公共空间等方面形成共享机制,深入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总部科技园”的完整孵化育成体系,充分满足小微企业从初创到成长再到发展等不同阶段的需求,并搭建高新创智城、火炬大厦、科技创业创新园、珠西云谷等共计100万平方米的“双创”载体促进创业创新的扎根生长。数据显示,2016年,江门高新区有科技型小微企业255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基本比2015年实现倍增,高新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居全市第一。
在完善“双创”载体,提升孵化新水平的同时,高新区着力创建国家级平台,激发“双创”新动能。自2015年以来,江门高新区先后成功创建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江门市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江门)核心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和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国家级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双创”发展平台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优化了该区的创业创新环境。
在此基础上,江门高新区积极链接高端创业创新资源,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比利时优美科集团投资的新能源汽车材料项目、香港华生电机有限公司投资的电机产业新城项目、深圳市利和兴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装备制造项目纷纷落地。在今年3月的深江产业对接大会上,该区对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资源项目、物联网科技项目、新材料新能源项目等深江产业合作的20个项目进行了签约。
优美科高层对江门高新区政务服务非常满意:“江门高新区全力协助,高效率推进项目所需各项服务和配套建设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项目所在地周边在几个月内从泥路变成宽敞的柏油路……”
建设博士后示范中心▶▷
为广东乃至全国探索
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江门的人才新政在珠三角甚至全国已经很有竞争力了。”2016年5月,李征征博士进入江门高新区长优实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今,一直致力于前沿课题“废水中回收锂的研究”。谈及选择来江门高新区工作的原因,李征征表示:“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这个平台很有说服力,对人才的生活条件和科研补贴都很不错。”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抓发展就必须抓人才。去年7月15日,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门高新区在全国率先试点建设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成为江门市人才工作的创新突破口和着力点。
江门市委、市政府和江门高新区对创建示范中心高度重视,决心以示范中心为载体,主动担当博士后制度创新的实践者、探索者、先行者的重任,积极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无论在硬件建设上,还是在管理体制、投入保障上,该中心屡有创新之举,并初步构建起吸引人才、服务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特色工作体系。
作为江门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江门高新区以遴选博士后英才为总抓手,协同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博士后创业创新高地。重点推进“博士后人才城”、博士后“双创园”和研究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拓展创新国际孵化基地,相继在美国硅谷、加拿大多伦多、香港建立国际孵化基地,成功对接18个国内外高端人才项目。打造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实施博士后创新平台倍增培育计划;高度重视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优势资源。同时,该区立足侨乡优势,推进“侨梦苑”建设,实施“新侨归根计划”,吸引了一批新侨人落地高新区创业创新。
在省、市的共同支持下,高新区正加快制定系列人才政策,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积极解决高端人才关心的住房、医疗、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一系列针对高端人才的创业创新配套也在不断完善之中,不仅省、市、区共同投入6000万元打造的珠西博士后“双创园”年底交付使用,还投入近6000万元购置134套人才公寓,让高端人才实现“拎包入住”。
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激发了高新区的人才活力,创新型高端人才和项目硕果累累——“万人计划”人才培育和“千人计划”专家项目落户均实现零的突破,新招收和吸纳博士后人才或项目达到35个,建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个。截至2017年6月,高新区技能人才总量超过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676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25%,获得市级认定的高层次人才达182人。
布局产业新城▶▷
推进产城融合
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江门高新区“十纵十横”区域路网逐步完善、公园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三旧”改造项目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三二一”工程顺利推进……社会事业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与产业的日益繁荣相呼应,一项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成为高新区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强后盾。
着力打造人产城融合的城市平台和创新高地,是江门高新区打造现代科创产业新城的重点工作之一。去年10月,江门高新区与华夏幸福签约,携手打造“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江门高新区产业新城。
路通财通,路通人通。交通通畅是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招商引资的基本条件,更是打造宜业宜居环境的必要条件。随着江门进入珠西枢纽建设时代,江门构建“一中心、四门户”的铁路大城格局进入新阶段。按照江门市委、市政府的规划,位于高新区的江门东站将打造成为以承担城际客流为主的江门东门户,与高新区综合交通枢纽一并构建成为集城际、长途、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区域交通枢纽,为高新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为此,江门高新区不断深入实施“大交通”战略,提升区位优势,强化与周边地区道路的互融互通。目前,该区新中大道、南山路建设和五邑路、连海路、礼睦路等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广中江高速高新江海段建成通车;总投资25亿元,旨在打造成为珠三角大规模内河港码头的高新区公共码头首期项目加速推进;区域内连接江门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会港大道及连接江门大道、中山古镇的五邑路升级改造工程也在如火如荼推进中。
通过发力推进城市路网建设,高新区正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与此同时,一项项惠民兴业工程扎实推进,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城市品质。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江门市委的“两无两藏”,深化“放管服”改革;区、街、社区(村)三级综合服务平台的打造,彻底打通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路”的目标;市容环境长效机制得到落实,陈少白广场等龙头公园升级改造和村居公园新建改建任务如期完成;江门演艺中心及华侨华人创艺园正式启用;江门市第一所“交钥匙”工程学校——天鹅湾小学按时投入使用、景贤小学、外海实验小学、礼乐朗晴小学加快建设;在全市首创与市直三级公立医院组建“1+1+N+N”紧密型医联体(1个市三级医院、1个区二级医院、N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N个村卫生站、覆盖、市、区、街村(社区)四级的医疗联合体)……在高新区生活越来越便利已成为一种共识。高新区不断提升的城市品质也成为吸引人才、促进产业发展的一大驱动力。
推行PPP项目运作模式
为黑臭水体治理立下样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高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一直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治理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积极修复生态环境,坚决打好环保攻坚战。
该区坚持加强联动执法,全力解决环保案件执行“最后一公里”问题,采取淘汰退出、引导异地搬迁、转型升级等方式,解决重污染行业的污染问题;加强城市扬尘精细化管理,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全面压实“河长”“河警”责任,加快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高新区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和河长制办公室,明确责任人、任务内容、时间节点要求,落实区、街道、村(居)三级河长93名,河道警长39名,将总长达204.95公里的大小河流共79条纳入河长制管理。
潭江流域河长制实施第二年(2016年7月-2017年6月),河长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显示,高新区(江海区)北头咀支渠水质改善程度位列全市第一,高新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数据显示,该区铁腕整治农业污染源,共清理生猪养殖场154家,生猪1.3689万头;开展水浮莲专项治理行动,投入人力480人次,船只20艘,车辆22台,资金47.95万元,共清理水浮莲面积121910平方米;整治西江河滩地乱搭乱建,清拆违建物3500平方米……
高新区水体综合整治工作中创新推行的PPP项目运作模式还为江门市黑臭水体治理立下样本。目前,该区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开展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龙溪河、麻园河、马鬃沙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编制,已完成PPP社会资本方招标采购、工程初步设计、合同签订等工作,总投资6.66亿元,并于8月29日开工建设,标志着该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进入全面快速建设阶段。
按照规划,该项目工程将于2018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此外,据该项目(社会资本方)凯利易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还将在远期构建稳定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创建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系统,扩大环境容量,打造滨水空间,确保城市绿色发展。
对于创新项目运作模式,江门高新区财政局纪检组长邓北江表示,采用PPP模式不仅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平衡财政支出压力,还有利于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的质量,降低项目总体风险。“由社会资本、政府方、融资方等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真正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说。
毫无疑问,河长制管理、PPP模式促进了高新区实现全区境内所有江河湖库的保护与管理全覆盖和江河湖库功能永续利用,将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总目标正在逐步实现,青山绿水、蓝天净土的生态文明新家园正在形成,一座宜业宜居的现代科创产业新城正在江门高新区快速崛起。
专家观点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江门高新区后发力很强
江门高新区多角度发力,全面加快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林江表示,近年来,江门高新区敢于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是其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体现在,该区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密切与深圳等珠江东岸先进城市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和学习创新因素;与华夏幸福合作,首次实行引入社会资本对高新区进行整体开发的合作模式,推动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林江认为,江门高新区要实现新发展,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制度创新,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林江表示,江门高新区要实现制度创新,将政府的职能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吸引人才和项目落地。目前,江门高新区在研发机构、人才方面相对珠江东岸城市较为缺乏,必须在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要尽快在江门高新区发展完善法律、金融、知识产权等现代服务业。”
二是要加强技术创新,并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产业链。林江认为,江门高新区最为突出的优势是机制优势,高新区产业集聚的效应可吸引先进产业入驻,实现技术创新。他表示,当前,江门高新区必须强化“打造有影响力的完整产业价值链条”的意识,在引进项目时要注重产业的相关性,“例如,3D打印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生物医药产业又和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将这些相关产业项目聚集,加速打造完整产业价值链,将为高新区发展带来新契机。”
围绕江门高新区的人产城融合问题,林江认为,“人”“产”“城”三位一体,不可分离。人产城融合首先是人的问题,要以人的发展为发展目的,为人的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环境。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江门高新区当成一个城市去打造,而不只是将之视为一个开发区,在引入、开发产业时注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注重提供服务。
此外,谈及江门高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契机和价值,林江表示,江门在土地资源、地理位置、产业基础、侨乡传统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后发力很强。“江门市在大湾区整个城市群中极具潜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江门提供了重大发展契机。在整个江门来说,高新区创新资源聚集度最高,最有标志作用,要把握这个契机,创新发展水平。”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