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积极推动“机器换人”战略。图为某数控公司制造的“机器人手臂”,可替代人工。
(南方日报8月8日讯)今年以来,“机器换人”的概念在东莞很热,东莞市领导在多个场合均表态要推动“机器换人”工作。市委书记徐建华说,东莞的目光应该要长远些,要实现企业从“换机器人”到“造机器人”转变。
东莞众多企业也纷纷行动,投入巨资来推动“机器换人”。而一些生产“机器人”的企业也看准了这一浪潮中的巨大商机,积极开拓“机器换人”市场。
可以说,东莞的企业不但在积极推进“机器换人”,而且在为“机器换人”提供机器设备,因为产业驱动、平台支撑、制度保障等因素,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
260个
2011年至2013年,335个工业、商贸流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改造项目中,有260个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生产线或生产技术自动化升级改造,预算投资额累计71.0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1.83亿元。
381家
截至2013年底,东莞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381家,从业人员约550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96.28亿元。到2016年,东莞将力争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年均30%增速
争取工业机器人产业实现年均30%增速。到2020年,力争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实现翻一番,达到700亿元。
1、3年260个项目进行自动化改造
近年来,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东莞的企业也承受着生产要素价格日益上升和产品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迫使企业开始寻找出路。在此局面下,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成为了一条出路,用“机器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成了不少企业转型升级的选择。
在东莞的“机器换人”浪潮中,不乏民营企业的身影,位于高埗的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先行者。在该公司的瓷砖生产车间,瓷砖一出窑炉就进入自动输送带,通过地下送到百米外的车间,抛光、磨边、切割、检测、打包等工序都在自动输送带上完成。偌大的车间里只有不到20名工人在巡查机器是否正常工作。而在“机器换人”前,该车间需要大约两三百名工人。
据唯美陶瓷公司制造中心总经理钟伟强介绍,目前唯美在半成品转运、成品分选、印花、成品包装、打托、搬运、产品入库发货、设备看护等领域广泛使用“机器换人”,节约人工1900余人。企业产能和效益却不减反升。
唯美的变化只是东莞企业里采用机器换人后带来改变的一个缩影。东莞大量的企业从“机器换人”中尝到了甜头,以东莞的纺织企业为例,一台数控织机的工作量是一台传统人手摇机的2.5倍,按照每个人能操作8—10台数控织机计算,每个人每小时的效率可比传统人手操作提高20倍;由于采用全电脑控制技术,数控织机可使用高档纤维完成高难度、花式复杂的编织工序,大大地提升了产品质量与档次,并且与人手摇机相比,单机用电量可降低50%。
正是由于“机器换人”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东莞一大批企业陆续上马自动化改造项目。前不久东莞相关部门的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东莞经备案的335个工业、商贸流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改造项目中,有260个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生产线或生产技术自动化升级改造,预算投资额累计71.0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1.83亿元,占全市335个项目的投资比例分别为77.42%和77.18%。该批项目中,通过“机器换人”进行减员提效的有83个,项目总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5.82亿元、14.86亿元。
2、装备制造业成工业经济主导力量
数据显示,去年东莞有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203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083.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953.8亿元,实现利润148.1亿元,从业人员约133万人。装备制造业在东莞工业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
在东莞的装备制造企业中,民营企业的表现并不比外资企业逊色。位于大岭山的东莞拓斯普达机械科技公司就是一家专业从事机械手臂、3D打印机等自动化设备的企业,受益于东莞乃至珠三角今年来开展的机器换人战略,该公司已经从2007年成立时的10几个、人注册资金5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到去年产值达1.5亿元,并被列入东莞市第七批上市后备企业。而且据该公司董事长吴丰礼介绍,拓斯普达已经从单纯的“卖机器”到“卖方案”过渡,企业只要提出自动化要求,拓斯普达就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设计方案和自动化设备。
位于寮步东莞市新泽谷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器件插件机的民营科技企业。东莞有数量庞大的电子企业,对该类产品有庞大的需求。据该公司总经理陈卓标介绍,新泽谷自2005年开始研发和生产插件机产品,目前已开发出8大系列产品,共拥有7项发明专利,180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陈卓标介绍,该公司生产一台插件机的工作效率,可以抵得上10—15名工人,而该公司年产插件机1000台(套)。相当于每年为电子行业节约10000—15000人。产品供不应求,年销售额上亿元。
东莞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等产业的不断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为东莞的智能装备制造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如数控机床及专机行业方面,激光加工设备公司有大族粤铭公司等,机器人公司有东莞艾尔发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装备企业;模具机械行业,有东华机械有限公司、东莞盈拓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厂商;轻工装备行业,木工装备有南兴木工公司,包装印刷装备有力顺源机械有限公司,毛织装备有华科精机和慈星公司等一批特色装备企业;电子制造装备行业,有东莞凯格精机、华科思谷、志成冠军、科隆威等一大批厂商。
3、推动“机器换人”和“造机器人”
有专家表示,虽然东莞有数量庞大的装备制造企业,但是产品的整体水平和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东莞巨冈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用于制造手机壳的数控机床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黄光景告诉记者,在东莞,生产和巨冈类似产品的企业有很多,因为世界手机超过一半是由中国生产,手机机壳的比例更高,所以产品的销路不用发愁。但是和国外先进的机床比起来,东莞的机床还是有很大差距,尤其是缺乏核心技术。
这一点在产品应用企业得到印证,东莞长安镇的矩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以手机机壳为主。该公司在自动化上前后投入了5亿元,公司的自动化设备就类似于一个多国部队:机器人来自日本,机床来自瑞士、机器人配套的轨道来自德国等,就是没有国产设备。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的自动化设备每一部分用的都是世界最先进的,国产的设备跟国外的比,还是有差距。
东莞政府也已经看到在“机器换人”和“造机器人”面临的种种问题,开始采取系列措施来推动这两项工作。年初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就明确将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推广机器人应用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安排了1200万元的资金鼓励企业进行数控设备的升级改造。
6月25日,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2016年)》,提出要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城市。
7月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研究了《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初步计划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在“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推动东莞企业实施“机器换人”。
东莞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科技局也在抓紧调研,准备出台系列措施,推动东莞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争取让东莞企业为东莞的“机器换人”提供更多更好的装备。
论评
发展装备制造业要突破关键技术
东莞有5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属于制鞋、服装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一部分企业都存在“机器换人”的需求。而目前很多生产自动化设备的企业,已经从单纯的卖设备向卖方案转变,所有的企业都有了“机器换人”的可能。这就证明东莞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庞大市场,这个市场使得东莞的装备制造企业有了市场基础。东莞也因此诞生了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其中还不乏明星企业。
但是庞大的市场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有市场需求,很多装备制造业失去了突破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的动力,这也就造成了庞大的市场开始慢慢被国外品牌所占据,像长安矩升就是一个例子,5亿元的投入,采用的都是国外的先进设备。为什么不采用东莞企业的设备呢?达不到企业的技术要求是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珠三角和长三角其他城市均在推进“机器换人”,发展智能机械装备。东莞的出路在哪里?应该还是在于突破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在这一波浪潮中永立潮头。
要想掌握核心技术,首先要发挥政府、协会、科研平台的作用,以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结合为主要技术来源,加快建立健全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产业基金,统筹安排使用好原来的科研经费,对装备制造业科研项目和产业发展要予以重点倾斜支持,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最后是要积极发挥平台的支撑作用,做大做强莞韶产业园、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园区,以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和良好配套服务优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
此外,还要加强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按照“放手使用,大胆引进,积极培养”的原则,引进一批,培养一批,充实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人才基础。
东莞的装备制造业,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戴双城,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胡国球,
数据文本:戴双城,图表:范家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