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好于预期。复杂内外环境下,这一表现能否延续受到各方关注。多位专家12日在北京指出,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和内生动力增强,中国经济有底气实现行稳致远。
在官方陆续推出“六稳”政策、逆周期政策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6.4%,增速与去年四季度持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晋斌在当天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指出,从“六稳”政策出台半年多时间来看,其效果显著。
就业方面,当前中国失业率总体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与经济中潜在失业率比较匹配。在金融领域,中国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金融供给侧改革使中国经济杠杆率有所下降,股市今年1-4月出现回暖,吸引国际资本纷纷流入中国。
外贸方面,1-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5.7%,进口增长2.9%。其中出口增速尽管低于去年全年水平,但在当前全球贸易疲软态势下已属难得。外资方面,一季度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约为35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外汇储备保持在3.1万亿美元左右。
从投资来看,一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比去年全年提高0.4个百分点。市场预期亦出现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将今年中国GDP增速预期从6.3%上调至6.4%,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被上调。
经济运行走得稳,还得行得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春海指出,中国经济在过去一段时间维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供求两方面质量提升、结构改善非常明显,内生动力显著增强,“这是我们基本的底气”。
如其所言,一季度,较之于制造业总体,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高出6.8个百分点。较之于第三产业总体,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速高出11.8个百分点。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也升至2013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次高点。这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势头增强,正培育新的结构性机遇。
与此同时,消费继续牢牢占据需求侧头号主导力量,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1%。投资结构也继续优化,技术改造、高技术产业和一些短板领域投资都持续较快增长,为未来发展增添了后劲。
面对不确定性有增无减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执行院长严金明说,中国经济有巨大韧性,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且今年以来新旧动能转化进一步加快,新产业蓬勃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创新创业活跃度增加,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发展前景乐观”。
谈及下一步发展方向,王晋斌认为,要高度珍惜一季度“金融修复”的成果,通过金融市场来稳信心。尤其货币政策在“稳金融”中要发挥重要作用,防止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以此起到稳预期的作用,这同时也有助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
与此同时,中国还要加快推进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实实在在落地,吸引国外资本。他称,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对激发民间资本具有很好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对于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严金明则提及,中国要继续坚持自主技术创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抓机遇,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领域布局。同时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和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