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年勾勒经济转型路线图
栏目:
协会动态 点击量:11,790 发布时间:2011-01-20
曾经创造性提出“双转移”战略的广东,2010年再立潮头,探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路径。新年伊始,在经济、社会、文化、法制各个领域纷繁复杂的转变中,我们撷取经济发展转型和文化强省建设深度回顾,以反映过去一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曾经艰难摸索
而今豁然开朗
始于2008年的广东经济发展转型一直在争议声中推进,原因是“看不清”、“摸不明”:笼子腾空了新鸟会不会来?高端产业将如何带动整体经济发展……
时至今日,争论已然消失。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省进一步明确确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广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先后出台经济发展转型三条路径:“双转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路径清晰,而且相互融合互为促进。三年实践,广东已探索出经济转型的新路径。
推进现代产业
解决“转出”疑虑
2008年3月,广东创造性地提出“双转移”,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步。
只有把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转出来,才能实现腾笼换鸟。但在实践中,珠三角一些地方政府推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并不高,原因简单:低端产业转出去了,高端产业引不进来怎么办?企业也有顾虑:从珠三角搬到粤东粤西粤北,有什么好处?
稳步推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使“引不进来”的顾虑不攻自破。2008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一批珠三角城市通过“置换”,成功地实现了产业转型和升级———
广州利用企业转移的工业厂房打造“创意之城”,建成33个创意产业园,实现年产值约120亿元,带动第三产业比例达62%,超沪追京。深圳将旧城区和旧工业区打造成一批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聚集了全国60%的工业设计公司。佛山市转出了陶瓷生产制造环节,留下了研发、标准、品牌、销售和会展,GDP第三年就实现了自我赶超。
与此同时,传统产业在建设先进制造业的指引下,在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了升级和集聚。东莞大批鞋企搬到韶关,机器设备更新了,原材料节省了,能源消耗减少了,但效率却得到了大大提高。
建设新兴产业
实现共赢发展
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有专家总结,自上世纪50年代始,产业转移大潮从欧美到日本再到“亚洲四小龙”,平均约25年就会发生一次。如今,新一轮产业转移到了广东。
而广东如何能跳出这个循环,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再次转移”代价?目前,广东省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开始编制《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这与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克林顿政府率先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抢得新世纪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太空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先机异曲同工。
这是广东经济发展高瞻远瞩的进一步升级,却并非空中楼阁。按照广东省政府的部署,近期内将在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LED)、新能源汽车三个新兴产业率先突破,到2012年形成万亿元的产业规模。而选择这三大产业作为突破口,是基于广东的现实来确定的。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一洋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独具优势。以信息服务业为例,中国信息服务业产值全球第一,互联网,手机用户均居全球第一,而广东在全国又是第一,七占其一,且发展迅速。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推动广东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转型。以正在建设中的珠三角“无线城市群”为例,广东移动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开发应用业务使珠海可口可乐公司存货周转率大幅度提高,使以纯、天鹰、天后等服装企业残次品率平均减少了10%,在不远的将来,还可以实现刷手机坐地铁,手机买电影票,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既是立体体系
又是“闭合回路”
“双转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汪一洋看来,广东经济发展转型的这三条路径,既构成立体体系,同时又互为“闭合回路”。
一方面,“双转移”能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旦与传统产业结合,将会带来传统产业的飞跃。广东经济发展转型的这三条路径,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为补充。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就像写文章时老材料和新观点,结合起来就能做出新名堂。”汪一洋打了个比方,如新能源是战略新兴产业,汽车是传统产业,但两者嫁接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新产业。
汪一洋分析说,通过传统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结合发展,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盘子活了,发展的脉络更清楚了。
由于清晰地看到了前景,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正在明显加快。2010年1-11月,广东全省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内企业实现产值1686.96亿元、税收90.9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38%和120.38%。过去高投入的增长方式已经转向依靠智力、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增长方式转变。而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市,从2009年开始,就实现了人均GDP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大逆转。
经济发展转型先行一步的广东,目前正遇到全国兄弟省市的追击。汪一洋表示,广东的压力更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再加快,防止被外省赶超而致“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