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湛江港以超过2.8亿吨的货物吞吐量,时隔20年重回全国十大港口行列。图为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
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涂布生产线。
湛江港石化码头。
碧海蓝天,风起云涌。
在湛江市人民大道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场上,寓意湛江市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扬帆搏浪、走向世界的大型雕塑“风正帆悬”巍然屹立。
周恩来誉其为“小巴黎”,邓小平也曾迎着南海湿润的海风感慨:“北有青岛,南有湛江。”改革开放40年来,湛江逐渐崛起为中国南海边的一座现代化新城。
中国最早设计建设的现代化港口之一湛江港,揭开了湛江改革开放的历程,从海康县(今雷州市)北和公社潭葛大队在全省先行试点“包产到户”,到吴川、廉江崛起的乡镇合作企业享誉海内外,再到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后在东海岛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崛起大钢铁、重化工、新型纸三大产业“航母”……
近日,中德第五轮政府磋商传来好消息,德国巴斯夫集团精细化工一体化基地将落户湛江东海岛,项目投资总额预计达到100亿美元,2030年完工后将是该集团最大的投资项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这是中国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企业‘第一例’。”
从湛江港到东海岛,湛江人以“敢闯敢试”的品质,书写着属于自己改革发展、对外开放的历史篇章。
迎风弄潮,扬帆奋发。湛江正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新起点,着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北部湾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努力成为“一带一路”的支点,争当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先行一步
一镇一品农村合作经济蓬勃发展
湛江依海而建,因港而兴。
在夏日艳阳的照射下,远眺湛江港外,水天一色、岸线绵长,好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
湛江海岸线长达1243.7公里,约占全省的30%,全国的7%,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之一。湛江港位于雷州半岛,东接珠三角、西临北部湾、背靠“三南(大西南、华南、中南)”,坐拥优越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进出口港口,也是西南地区通向出海口铁路运程最短、条件最好的重要口岸。
早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具体阐述了摆脱外国势力,建设独立自主的铁路和港口的部署,其中就有在湛江兴建南方大港和修筑连贯西南铁路的设想。
这个设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变为了现实。1955年,时任交通部长章伯钧提交了建设湛江新港的报告,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通过。同年7月,黎湛铁路通车,港口建设进程加速推进。不到一年的时间,1956年5月1日,湛江港第一期工程提前投入使用,成为1949年以后国家第一个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现代化海港。
这座滨海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港口,改革开放的火种则率先在农村蔓延开来。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体制改革乍暖还寒,广大农村囿于“左”的路线束缚,生活生产处境并不乐观。海康县北和公社潭葛大队曾长期是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队”。
1977年11月,35岁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吴堂胜在第五生产队搞试点,将土地、生产工具、耕牛包给农户,开始试行“包产到户”,燃起湛江农村改革的“第一把火”。
第二年,冬造作物果然获得了丰收,农民的积极性越发高涨。彼时,中央对“包产到户”尚无明确意见,各地争议颇多。“包产到户”被认为是单干、姓“资”,是很多人不敢触碰的禁区。到1980年,湛江率先允许各地试行“包产到户”,一个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局面开始出现在湛江农村。
潭葛村在广东农村改革先行一步,农村劳动力被解放了,“吴堂胜们”洗脚上田,把目光转向了工业生产,由此诞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型专业镇。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吴川出现了“个个下海经商、人人想当老板”的局面。一时间,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竞相迸发,在广东省内独树一帜,与当时的“温州模式”齐名,被誉为“吴川模式”。经过几十年发展,以吴川博铺、梅菉为首的几个街道、镇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塑料鞋之乡”,吴川成为全国塑料鞋生产的三大基地之一,产量超过全国的1/3,一度有“全国都穿吴川鞋”之说。吴川鞋还远销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市场,占据近一半的东南亚市场。
像吴川博铺、梅菉这样的专业镇,伴随手工生产壮大成长起来,成为县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湛江还涌现出很多。
吴川的羽绒产业,是从一批收购鸭毛鹅毛的“叮当佬”起步的。遍布全国的吴川籍商人将羽绒收集回来之后,加工成为水洗绒。改革开放之后,精明的吴川人看到了商机,逐渐拉长了产业链,生产羽绒被服等成品。吴川塘尾镇是羽绒业的重镇,拥有百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不乏中国免检产品、广东名牌产品、著名商标,“中国羽绒之乡”实至名归。
20世纪70年代末,廉江人从自家的田地里解放出来,以家庭作坊为单位经营起发热管、天线架等小家电产品。1976年,中国第一台简易电饭锅在湛江问世,此后迅速发展,以廉江为主要生产基地的电饭锅开始风靡全国,廉江成为名副其实的“电饭锅之乡”。如今的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处处洋溢着开发建设的热潮,以电饭锅为代表的厨房电器产品已占据国际主要市场,成为中国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及出口基地。
主动出击
建设全国第一条“农民铁路”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湛江之前,这座湛蓝之滨的城市已经掀起了一股开发海洋资源的浪潮。
1973年,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料村围起一个小院子,挂起了“养虾试验场”的牌子。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广东海洋大学前身湛江水产专科学校的教师驻扎在这里进行科学试验。到1978年,对虾亩产从24.5斤跃升到360斤。
随着潭葛村农村改革的“第一把火”蔓延到全湛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在沿海渔区贯彻,对虾养殖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经过40多年的发展,湛江拥有全国最大的对虾产业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对虾养殖产业链,享有七个“全国第一”:养殖面积全国第一、对虾种苗产量全国第一、对虾产量全国第一、加工规模全国第一、出口量全国第一、对虾饲料产量全国第一、全国最大的对虾专业交易市场。
湛江也成为国际对虾产品的重要出口基地。在国际上,湛江的对虾销售流通量占全世界的15%,在国内也占据2/3的市场份额。
湛江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养殖企业,其中,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创造了全国首个水产原种良种对虾种苗“中兴一号”。
“回想当年,我这个农民也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时任湛江市霞山区新村村委会主任林木珠回忆,1984年,在他的带领下,霞山区新村建设了全国第一条“农民铁路”。
由于城市开发红利,村里得到了80万元征地款。村民们当时都想着如何分钱,而林木珠则看得更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才有出路啊!”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货物流通量加大,火车运力吃紧,湛江火车南站经常有货物囤积,林木珠说服了将信将疑的村民,利用靠近火车站的优势,建造一个中转货场。
农民建设铁路,这在国内还是新鲜事。林木珠在跑审批过程中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阻力。经历多次请批之后,1987年12月,储运站和两股长度649米的铁路专线历时8个月建成。投产仅200天便创下产值55万元,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村民从怀疑变成了欣喜。事迹登上了《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湛江人民主动出击、敢闯敢试的精神得到了广泛关注。
改革释放生产力,最终成果是全民共享。湛江不仅致力于变革生产关系,在民生服务上也走得更远。
2009年,湛江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在保证市民基本医疗保险后,2012年在全国率先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医保管理服务,形成了城乡一体、市级统筹、商保参与、诊疗规范、大病保险的医疗保险制度。
湛江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商业保险参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路子,启动了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获得国家、省有关领导的肯定。湛江启动医改,将全市各区县纳入到市级统筹,建立起城乡医保统一管理体系,一改以往县办县统筹管理模式所造成的各自为政、基金调剂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等缺点。引入商业保险公司进入基本医疗保障领域之后,长期困扰医保经办机构的管理成本难题得到缓解。
大胆革新
国企改革释放产业活力创多项“第一”
“改革开放让我这个农村仔有了美好的梦想,想闯出一番事业。”在湛江国企改革发展历史中,糖业改革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见证这段历史的广东金岭集团董事长林水栖深有体会。
1979年,高中毕业的林水栖和林东春、林日春三兄弟贩牛赚取了“第一桶金”,成为村里首批“万元户”。随后,他们投资建起了蜡烛厂、橡胶手套厂,成为湛江改革开放中“先富”的代表。
1984年5月,湛江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广东省除了广州之外的唯一入选城市。同年,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建设,这个决定是湛江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盛夏时节,湛江遍地瓜香果甜,一派丰收的景象。
作为我国四大蔗糖生产基地之一、广东省甘蔗主产地,湛江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就有多达34家糖厂,日榨能力9.4万吨。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全市地方国有糖厂出现全面亏损,至1999年底亏损额达30多亿元,拖欠农民甘蔗款16.4亿元,糖业从支柱产业变成湛江工业经济发展的包袱。
从1999年开始,湛江市政府决定对地方国有糖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关停12家糖厂,对保留的22家糖厂进行经营机制转换和产权改革。广东金岭集团等4家糖业集团管辖22家糖厂,每个榨季糖业工业总产值恢复到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5%,成为遂溪县、雷州市、徐闻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湛江垦区创建之初,主要是为了发展橡胶产业,垦区多数农场属于沿海台风高发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风灾,影响胶林生长。为了扬长避短,垦区把主导产业调整为糖蔗,在从“以胶为主”向“以蔗为主”转变的同时,加快资产重组,以新建、扩建或兼并、联合的方式,发展壮大了一批糖厂。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组建了广前糖业、丰收糖业和华海糖业3家大型企业集团,以龙头企业联结起家庭农场和国内外市场。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重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一般小型国有企业,有的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的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和个人。”
在政策红利的指引下,林水栖在香港成立了公司,以外资的身份投资遂溪岭北镇金岭糖业有限公司,并收购经营岭北糖厂,成为湛江首家收购国营糖厂的民营企业。如今,林水栖的“甜蜜事业”越做越红火,已经成为以制糖业为主的集团化民营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湛江市三大糖业集团公司之一。
早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1992年,湛江市第一家股份制试点企业——湛江金地股份有限公司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至年底,省政府先后批准了湛江市半球、三星、华威、湛化、紫荆、三帆等22家企业组建股份有限公司。
湛江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即后来的半球集团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从1969年的一家小五金厂,通过不断地联合、扩张,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半球模式”曾经风靡广东,被认为是改革发展的典型案例。1982年,该集团生产的“三角牌”电饭锅问世,到20世纪80年代末,“三角牌”(后来的“半球牌”)电饭锅在国内拥有高达40%的市场占有率。
1987年,半球集团公司生产的半球牌电风扇首次进入美国市场,第一批发货20万台。
1990年,湛江市三星农用汽车(集团)公司生产的三星牌农用汽车在湛江港装船发运大洋洲,开创了中国农车出口的纪录。
正当“湛江制造”昂首阔步走向世界的时候,1993年,中外合资企业湛江冠豪纸业有限公司在湛江开发区成立。这家企业一诞生,就填补了国内热敏纸生产的空白,成为首家大型特种纸企业。
二次创业
工业发展和循环经济“比翼齐飞”
2018年7月1日9时23分,D9741次列车缓缓驶入外形如“雷州换鼓”的湛江西站,开启了粤西出行新版图。高铁开通后,湛江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大城市联系更加紧密,进入“3小时生活圈”。
进入21世纪,湛江确立并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的战略,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位于湛江东南部的东海岛,是全省最大的岛屿,在全国排名第五。1992年,省政府批准成立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2006年,国家批准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将东海岛纳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国良说,这是湛江改革开放历史上“打的一场漂亮仗”,这个“工业大舞台”将决定未来湛江发展走向。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就落户在这里。这个投资近700亿元,生产成品钢材规模达1000万吨/年的巨型工业项目,将是湛江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钢铁行业经历从产能不足到过剩的产业调整,湛江钢铁也顺势而为,打造精品钢铁基地,未来将面向高端市场,带动整条配套产业链提升,致力于成为我省加快产业转移的“探路者”。
走进宝钢湛江基地,生产线有序运行,冷轧、热轧等车间马力全开,全力生产。2012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核准湛江钢铁基地项目,项目由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如今,湛江钢铁1550冷轧生产线已经全线贯通,一期工程全面达产,钢材年产量达到850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多项经济和环保指标创下全国之最。
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石化合资项目之一,于2016年12月全面动工,累计完成投资72.2亿元,主体工程完成全部寄出设计审查,计划2019年投产。开发区以此为支点,规划建设石化产业园,瞄准国际化企业、国内大型化工龙头央企,布局石化产业链,同时拉动湛江原有的塑材、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等一系列中下游产业的发展。目前,京信东海电厂、神州长城鹏尊项目、东海岛港区公共码头等一大批项目已经落户园区。
晨鸣纸业、冠豪高新纸业发展态势良好。晨鸣纸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拥有世界上纸幅最宽、车速最快、单机产能最高的文化纸、白卡纸生产线。目前,企业已经成功开发白卡纸海外市场,贴着“湛江制造”的高新产品走向世界。
在公众印象里,造纸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但是在晨鸣纸业走一遭,这种观念会被改变。自2011年投产以来,晨鸣纸业用于环保和循环经济的投资达30多亿元,废水、废气处理设备均引进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打造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
如今的东海岛,形成了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云集了一批大项目,是广东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也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工业建设战场之一。三大产业的发展与优良的港口密不可分,产业与港口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2008年,湛江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达到1.04亿吨,迈进全国亿吨大港行列,成为西南沿海港口群首个亿吨大港。2017年,湛江港雄风再现,以超过2.8亿吨的货物吞吐量,20年后重回全国十大港口行列。
■亲历者说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国良:
最荒芜之地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1994年,李国良从部队转业到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后来,他担任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经历了开发区从初次创业、曲折发展再到跨入新一轮发展的过程。在他的参与下,2006年开发区扩区审批获国务院通过,将东海岛纳入建设范围,成为湛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场。
“未来湛江能不能进入‘万亿俱乐部’,关键就看开发区的发展。”李国良深有感触地向记者讲述他所了解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
招商不能“贪多”而是“重质”
1984年,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确定,湛江成为其中一员。同年,国务院批复《湛江市对外开放工作的报告》,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开发区最初的9.2平方公里土地,曾经是湛江最荒芜的土地之一,人称“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在李国良看来,开发区设立之初,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参考,是“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湛江开发区承担着湛江经济发展的重任,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据统计,1984年湛江市GDP为26.3亿元,2017年已经达到2824亿元,增长了100倍以上。
“湛江开发区一开始的发展并不均衡,铺开搞规模、拼命上项目。”李国良说。
招商不能“贪多”,而是要“重质”。李国良总结经验教训,首先是要“规划招商”。很多开发区不重视发展规划的制定,“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湛江开发区一改这种作风,聘请新加坡一家知名企业为开发区制定发展规划,反复细化完善,成为招商“利器”。很多企业一看到开发区详尽的发展规划,就认定这是一处发展成熟的开发区,自然愿意前来投资。同时,开发区提出要坚持“产业链招商”,拒绝“摊大饼”式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市场,以明星项目为龙头,带动整条产业链上中下游进行产业布局,开发区的实际操作证实该策略是正确的。
扩区获批 打造三大产业“航母”
2005年,开发区原规划的工业发展用地已开发8.52平方公里,但还有一大批大项目等待落户,资源紧张,发展瓶颈日益凸显。
“想要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足够的空间和平台。”李国良说。2006年中,国务院批准湛江开发区在原有的规划控制面积基础上,再扩大10平方公里,将东海岛囊括进来,整个开发区面积将达到19.2平方公里。
由于扩区对每个细节的审查都十分严格,为了使扩区进程尽量加快,当时兼任扩区领导小组副组长的李国良奔波于湛江、广州、北京三地,最长的一次在北京驻守了3个月。
2006年,湛江开发区正式获批扩区,成为当年全国获批的唯一一家。这无疑为开发区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10年,在省市两级的努力下,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海岛试验区合并为新的湛江开发区,管辖面积跃升到354平方公里,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如今的东海岛成为热火朝天的工地,几个超大型项目同时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工业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云集湛江钢铁、中科炼化、晨鸣、冠豪、巴斯夫等企业,打造大钢铁、重化工、新型纸三大产业“航母”。
(图片由湛江市委宣传部提供)
大事记
1977年
海康县(今雷州市)北和公社潭葛大队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
湛江市南港服装厂接到第一单来料加工业务,开始了全市以“三来一补”为特点的对外贸易商品生产。
1984年
党中央、国务院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湛江被列入其中;同年,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建设。
1987年
湛江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生产的半球牌电风扇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1989年
湛江市第一家私营企业——湛江市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登记成立。
1992年
湛江市第一家股份制试点企业——湛江金地股份有限公司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同年,省政府批准成立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
2006年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获批,东海岛被纳入其中。
2008年
湛江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迈进亿吨大港俱乐部。
2010年
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湛江首个迈进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
2012年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建设在东海岛正式拉开序幕,这是湛江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2013年
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试运行。
2018年
德国巴斯夫集团精细化工一体化基地签约落户湛江,项目投资总额预计达到100亿美元,2030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