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效应凸显_区域经济_广东省工业园区网
欢迎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重要提示:

江门“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效应凸显

栏目:区域经济 点击量:13,469 发布时间:2023-11-08

打开江门工业经济画卷,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快速发展的清晰脉络: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2810.2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排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6.77亿元,同比增长5.4%,比全省同期高2.3个百分点。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自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以来,江门再次奏响工业强市最强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持续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及园区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2021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9%;2022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2%,占全部投资的44.2%,占比为近5年最高;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1%。今年我市工业投资总额更是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从提出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到如今优化提升“六大工程”,江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动员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加快发展,加速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工业发展迎来“破局之道”

江门,作为广东省传统工业基地,在历史岁月的坚守中,铸就了扎实的工业底蕴。百年工业时光隧道,储存着江门独特的工业记忆。


1904年,江门关正式开关,众多侨胞回乡投资建厂、兴办实业。1913年,江门制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江门近代工业正式起航。往后的数十年,江门河畔,工厂矗立,舟船如流,一派繁荣。新中国成立后,江门造纸厂、江门甘蔗化工厂、江门造船厂、江门电化厂等一大批企业在全国乃至亚洲都具有影响力。改革开放早期,江门工业经济继续迅猛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工业总产值居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门制造”完成了一次次飞跃,培育了摩托车、金属制品、纺织、机电、造纸、食品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涌现出一大批如维达、大长江、雅图仕、中车广东、德昌电机等龙头企业,共同铸造了这座百年工业之城锐意进取的精神底色。


但从整体上看,江门工业发展和先进地区相比有所滞后。业内人士分析,究其原因,江门此前存在着缺少超大型企业、产业链条不够完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的确,江门主导产业从整体来看大多为中小型企业,缺少航母型大企业的牵引,主导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稳定性较弱;虽然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集群,但内部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主导产品集中于产业链某个阶段,议价能力不强,对原材料上涨成本压力的传导和消化能力较弱。


回顾工业发展历史,江门曾在一次次强烈的危机意识驱动下,提前谋划、前瞻布局、勇敢行动。能否再现当年的制造业辉煌,成为侨乡人民的期盼。


转折点在两年前,江门工业发展迎来了“破局之道”。


2021年5月,江门正式实施“链长制”,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全市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等多链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年11月,市委十三届十六次全会召开,强调要全面实施“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全力构建江门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格局。


同年12月,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强调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勇当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自此,江门站在新起点,开启了面向新征程的新谋划。



筑牢制造业发展坚实根基

在刚刚结束的第134届广交会上,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的新款摩托车获得了不少采购商的认可。多年来,大冶摩托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如今已拥有60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产品销往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4月,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One—Stop产品下线,标志着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链主企业进入实质生产阶段,给上下游企业带来了配套协作的全新机遇,更为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闭环注入了澎湃“电能”。


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隆基园区项目施工现场吊机林立,各项建设如火如荼。目前首期年产10GW单晶组件项目已启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80亿元,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光伏产业项目,并将牵引带动上下游企业全链条布局、集聚化发展,助力打造国家级硅能源产业发展基地和产品进出口基地。


高质量发展,江门必须坚定挺起制造业脊梁。工业经济始终是江门最鲜明的底色和最厚实的家底。从数据来看,工业三大类中,1—9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5.7%,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江门认识到,要想在“万亿工业”之城的竞速中夺得先机,必须抢占更多新赛道。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全力打造万亿工业强市”,明确要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今,江门持续巩固发展提升食品、金属制品、家电、石化新材料、摩托车等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前三季度,食品、造纸和纸制品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硅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重点培育,成长为发展新动能。以新能源电池为例,全市已聚集起400多家新能源电池及相关产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持续集聚发展,上半年89个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项目陆续落地,计划投资额达452亿元。


着眼未来,江门正抢抓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重大机遇,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氢能源、深海装备等产业,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同时,江门发挥所长、补足所短,逐渐形成了工业、建筑业、现代农业、文旅业“四轮驱动”经济大盘的局面。去年以来,四大产业拔节起势,进一步夯实了江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在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号角之下,江门正一步步筑牢制造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推动产业集群、

产业链扩量提质

在广东制造业版图中,江门是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更是承担发展其中8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任务的核心城市。


“江门制造”为何被寄予厚望?答案就在于江门在历史沉淀中积累的扎实工业基础。目前江门拥有35个工业大类、142个工业中类、349个工业小类,工业门类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我市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图为海信电子生产车间。


在台山工业新城,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底盘零部件生产商——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坐落其中,近年来,随着其智能化生产线的深度应用,一批批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争相涌现。


一花引得百花开,一众企业纷至沓来。不仅是富华重工,作为江门近年来投资额最大的实体项目,中创新航也充分发挥“招商大使”牵引作用,带动广州天赐、深圳科达利、武汉精测电子等上下游优质企业落户江门,以及推动芳源、海目星等企业增资扩产,成为江门2022年度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单位。


在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的共同带动下,江门新能源电池发展势头迅猛,产业链已覆盖动力电池生产、原材料、电池生产设备、电芯制造与成组以及电池回收利用等环节。去年,全市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30亿元,同比增长57%,预计今年产值将超300亿元。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江门继续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工程,不断优化完善“链长制”,聚焦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细分领域,紧盯行业风口、技术前沿,重点选取15条产业链作为主导产业,落实“一链一策、一企一策”,促进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今年,我市更进一步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不仅提升了今年以来江门市招引项目中制造业项目的占比,更进一步提升了招引项目的质量以及产业集聚度,推动产业集群、产业链扩量提质。1—9月,我市引进重点发展的15条产业链项目242个,同比增长40.7%。其中,重点招引的“5+1”条产业链项目118个,计划投资额596.9亿元。家电、金属制品、食品等传统产业链进一步集聚发展,引进项目数量102个,计划投资额356.1亿元。



抓好平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走进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产业总部+孵化基地”“产业加速园”“产业基地”三大功能区域初步形成。其中,“产业总部+孵化基地”目前共有38家企业进驻;“产业加速园”已吸引30家企业落户;“产业基地”目前共引进项目42个,计划投资额达269.61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15.8亿元,正以安全应急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千亿园区”建设。


近年来,我市坚持“抓项目、建平台、优环境”并推,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目前,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产业总部+孵化基地”“产业加速园”“产业基地”三大功能区域。


而在10多公里外,同样在一年多前揭牌成立的江门双碳实验室在全省率先构建起“双碳实验室+双碳产业园”政产学研融通发展新模式,已集聚近百名国内外“双碳”领域科研人员,其中4名科研人员还入选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吸引了国能氢能(低碳)研究中心、航天科工深圳工研院、新能源电池低碳研究中心等近10家科研机构进驻。
这些是江门“抓项目、建平台、优环境”并推,担当全省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的生动缩影和具体实践。
拥有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江门成为全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


江门拥有广东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


这意味着,在全省制造业发展的版图中,江门在未来被寄予厚望、赋予重任,将给全市产业发展带来战略性的机遇和变化。

在“园区再造”工程引领下,我市大型集聚区建设初显成效,2022年以来多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产业转移主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江门主平台成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五个主平台之一。


今年4月,我市正式成立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及主平台规划建设指挥部,高标准推进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等重点产业平台开发建设。上半年,集聚区共完成5项编制规划,累计已编制完成或形成规划初步成果46项,正在推进5项。其中,3个先行启动区的产业规划及概念性规划、硅能源产业园总体规划等均已编制完成,园区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如今,江门正全力将大型产业集聚区3个先行启动区建设成为引领型、支撑型“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抓好平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全力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担当全省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

千方百计助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立足江门、选择蓬江,坚信这是海目星发展进程中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水斌的话语,道出了企业深耕江门发展壮大的信心。


江门海目星是深圳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从2017年落户至今,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2022年产值超30亿元,已成为海目星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也是海目星全球两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之一。


以“链”起舞,做强优势、厚植沃土、引凤来栖……良好的营商环境里孕育出“体格健硕”“一马当先”的企业。


今天的江门,千方百计助企业做大做强:在全省率先开发上线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实现企业诉求“1小时内响应、1天内提出解决方案、7天内办结”,切实为中小微企业解决了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在全省率先组建工业200强企业服务专班,切实提振重点企业发展信心;推动中小企业“政银保”项目做大做强,2022年累计贷款金额79.83亿元。


“在经济运行趋向好转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服务,支持企业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多帮一把、多扶一程,为企业恢复发展添劲加力。”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描述让不少企业印象深刻。


截至10月底,江门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4万户,达74.15万户,同比增长7.88%;企业总量12.20万户,同比增长9.66%,新登记企业1.58万户,同比增长14.94%。前三季度,江门全市引进投资超1亿元项目341个,同比增长55.7%,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计划投资额1650.2亿元,增长18.3%,创同期新高。


这些都是江门发展的微观基础,也是江门成为制造业大市、广东重要制造业基地的根基所在。


今年,我市扎实做好经济调度工作,先后出台开好局起好步20条、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持续发挥江门市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全市工业200强企业服务专班等作用,织密市、县、镇三级干部联系挂钩服务企业网,优化服务机制,让服务更主动、更精准。


为加快招引企业落地,江门各级各部门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及时收集反馈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数字化转型,打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让企业安心经营、放手发展。


珠江西岸,

一座老牌工业城市

正展现出全新的发展活力。

相关信息

关闭

在线客服

入会咨询服务

020-83579820

招商咨询电话

13660872304
020-83590403
联系人:黎小姐

合作咨询

13602754269
020-83501327
联系人:唐先生
邮箱:yuanquxiehui@163.co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