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_产经动态_广东省工业园区网
欢迎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重要提示:

广东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栏目:产经动态 点击量:2,349 发布时间:2018-11-16

  ■解读广东改革密码·绿色产业篇

  2018年10月15日上午,中广核阳江南鹏岛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首个风机沉桩完成,标志着该新能源发电项目海上主体工程建设拉开序幕,这是目前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在生态环境部刚刚公布的2018年1月—9月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广东有珠海、惠州、深圳位居前十位,继续成为空气质量“十佳”城市最多的省份。近3年来,广东空气质量已持续3年稳定达标。

  改革开放40年来,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的蓬勃兴起,成为能源结构调整及污染治理能力提升的强大推动力。广东积极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绿色价格改革,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2016年广东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2.2%。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力,使广东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入,进展显著,揭开崭新的一页。

  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绿色发展

  背靠排牙山、远眺七娘山,碧海、蓝天、青山浑然一体,有人曾说,“走进大亚湾,犹如置身宁静的大学校园,又仿佛徜徉在一个度假胜地。”

  “从大亚湾核电站的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到如今‘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设备国产化率86.7%,从40年前的‘小学生’,到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出口到老牌核电强国,改革开放40年我国核电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广核副总经理谭建生感慨道。

  经过40年的发展,起步于大亚湾的中广核集团已经拥有了运核电机组21台、在建7台,已发展为我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核电企业及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总资产已近7000亿元。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广东省能源结构优化转型的迫切要求。广东是能源消费大省,能源结构以煤、油等化石能源为主,面临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在“九五”期间,能源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省火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仍均占全省电力70%以上,2000年全省电力行业年排放二氧化硫达到66万吨。广东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已经迫在眉睫。

  一方面,广东积极挖掘本省清洁能源。在汕头南澳岛上,一座座风机矗立,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里的华能南澳牛头岭风电场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第一个可再生能源项目,该项目1999年4月动工建设,2000年7月正式投产,共安装西班牙进口风力发电机组18台,总装机容量为1.35万千瓦。彼时,中国的风电行业才刚刚起步。之后的2006年和2009年华能新能源广东公司又分别建设了南澳青澳风电场和南澳东岛风电场。

  光伏发电逐渐兴起。2015年8月20日下午5时,在中山市黄圃镇格兰仕集团,全球单厂最大分布式光伏项目首期3条线路并网发电成功,项目实现了对太阳能、建筑的综合利用。

  作为海洋大省,广东发展海上风电得天独厚。

  “目前,我省有6个在建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62万千瓦,包括珠海桂山项目一期、粤电阳江沙扒、中广核阳江南鹏岛、三峡阳江沙扒、中节能阳江南鹏岛、粤电湛江外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介绍,其中,珠海桂山海上风电项目已安装完成19台风机,共计5.7万千瓦,预计今年底项目整体投产;其他项目已开工试桩。

  按照《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到2020年底前我省要开工建设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建成投产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底前建成约3000万千瓦。

  另一方面,广东也学会了向外探索。其中,“西电东送”让广东的电力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3年5月7日,随着并网闸被拉下,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500千伏罗洞变电站正式投产,云南电网通过1条220千伏鲁天线线路开始向广东送电,拉开“西电东送”的序幕。

  “那天,我亲手拉下并网闸,云南的电终于千里迢迢‘送’到了广东。”多年以后回忆这桩盛事,罗洞变电站建设参与者、原站长程志海仍然难掩兴奋。

  2017年,罗洞站接收的西电达到179亿千瓦时,超过了西电东送输送广东总量的十分之一。截至2018年7月,西电东送至500千伏罗洞变电站的累计电量就已超过2640亿千瓦时。25年来,西电东送这条绿色能源大通道不断拓宽,为广东解决了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西电东送清洁水电占比高达89%,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水电跨越上千公里的天堑奔腾而来。

  天然气改革试点广东同样是先行者。1998年10月,国务院批准广东先行试点,引进LNG。2006年5月26日首船LNG抵达,9月28日项目进入商业运行期,这个项目保障了往后每年都有大量的优质天然气供应珠三角及香港地区。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广东新能源产业开始实现华丽蝶变。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已经超过250万辆,计划投资近1000亿元。广东新能源汽车不仅销量领先国内,还覆盖全球六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日、欧等汽车成熟市场,成为广东制造走出国门、在国际行业领域“弯道超车”的标杆。

  能源体制改革激发源源不断动力

  广东能源领域发展的勃勃生机,离不开敢为人先,勇于改革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2001年,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尚未正式拉开帷幕,广东省政府就在全国率先实行“厂网分开”改革,广东粤电集团应运而生。当时,粤电集团毅然在国家很多政策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启动“蓝天工程”脱硫工程。

  粤电集团董事长李灼贤回忆:“加装脱硫装置面临着资金、征地、工艺、场所安排等诸多问题。当时脱硫设备还需依赖进口,单台机组脱硫设备的投入高达1亿-2亿元人民币。“

  在这种情况下,粤电集团主动投入资金,全面推进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为主的“蓝天工程”建设。2008年,“蓝天工程”一期全面完成,粤电集团32台共计1187万千瓦燃煤机组全部投运脱硫装置,成为全国首家燃煤机组全面实现脱硫的发电集团。

  “广东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承担着改革先行先试的任务。广东电力行业的改革,也一直走在我国前列。”南方能源监管局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2014年,深圳启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为全国输配电价改革积累了经验;去年,广东成为全国首批售电侧改革试点省份;2016年,在电力交易月度竞价中,广东在全国率先引入售电公司参与竞价。2017年初,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正式成立。从2006年直购电试点到2017年底,12年来广东省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到3360亿千瓦时。2018年8月31日,全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在广东投入试运行,标志着广东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与此同时,广东注重解决天然气上下游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力促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和天然气利用,并严格落实天然气价格改革相关要求。市场的力量,在广东能源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生态环保催生环保产业

  除了在源头上,新能源产业助推广东能源结构清洁化,使排放不断减少,在末端的治理环节,随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环保产业也走过了数十年逐步发展的历程,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保驾护航。

  2018年9月18日,琶洲会展中心内人群熙熙攘攘,第四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在这里开幕,各种新鲜实用的环保科技吸引了人们驻足。

  这边,环卫机器人张开机械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智能检测地面垃圾并及时清理;另一边,仪器通过电子束对废水进行照射,使其生成强氧化物质对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和消毒……作为华南环保产业第一展,展会展示规模近31000平方米,共汇聚15个国家及地区505家展商展示上万种最新的环境治理方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2.6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

  “中国环博会广州展的展会面积、参展企业数量均创下新高,反映出广东环保产业经过40多年发展,成长迅速,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展会主办方之一的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区岳州说。

  他介绍,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广东省环保产业已历经了从上世纪70年代的萌芽期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高潮期,共六个阶段。“可以说没有我国的环境保护就没有环保产业,环保产业也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1973年9月—10月间,全国和全省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相继召开,带来了第一个转折,推动广东省环保产业进入起步阶段(即1973年至1986年)。

  改革开放于1978年开始,广东省环保产业的起步以改炉节燃、消烟除尘技术和装置的推广应用为突破口,以解决工业炉窑冒黑烟和粉尘污染问题。

  1986年至1992年,广东省环保产业进入初步有组织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省环保产业主要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咨询服务单位由1985年的80多家发展到120多家,环保产品生产呈多品种、系列化的趋向,年销售值由1985年的约1.5亿元,增至3亿元左右。

  接下来的1992年至2006年,广东省环保产业开始步入规模发展。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加入环境保护产业,增强了产业实力。

  “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与成套设备的设计和生产,都是在这个阶段通过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从而掌握的,不少产品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区岳州说。

  未来五年广东环保产业市场

  规模将达万亿元

  一座座污水处理厂截住污水,吐出汩汩清流。2010年,广东67个县(市),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38.51万吨,跃升至全国首位,折射出广东环保产业的欣欣向荣。

  “十一五”时期,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2006年至2012年,广东的环保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文件中,首次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广东也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环保产业规模保持两位数的持续快速增长,并呈现了 ‘三个转变’。”区岳州说,即从简单的产品制造向成套化集成设备生产的转变;从单一的工程技术服务向集规划设计、工程承包、运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环境系统服务的转变;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污染防治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色发展等新发展理念,并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发展。党的十九大又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

  改革的春风,催人奋进。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个阶段,环境保护的目标导向从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变,得益于中央和省一系列强有力的环境政策,环境执法督察力度之严前所未有,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制度频繁出台。2012年至今,我省环保产业进入发展高潮期。

  市场活跃,群雄逐鹿。

  一些其他行业的龙头企业看好环保产业的发展潜力,纷纷通过并购、收购等途径布局环保产业的业务,打造旗舰型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如,盈峰环境在2015年斥资17亿元,收购了环保监测领域宇星科技全部股权,开始进军环保产业。同年,又以1.01亿元价格收购了绿色东方51%的股权,进入垃圾焚烧发电领域。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环保事业的深入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根据省环保产业协会的估算,广东目前环保产业年产值已超6000亿元,未来5年,广东省以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打好水、气、土三大战役为主线的环保产业市场,预计规模将达1万亿元。

  大事记

  1978年

  ◎邓小平宣布引进法国技术在中国建设大型核电站。

  1985年1月18日,广东核电合营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987年8月,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典礼举行。

  1993年

  ◎云南电网开始向广东送电,拉开“西电东送”的序幕。

  1998年10月

  ◎广东先行试点引进LNG。

  2001年

  ◎广东在全国率先试水“厂网分开”电力体制改革。

  2006年

  ◎广东率先试点电力市场交易,安排台山发电厂与6家电力大用户开展直接交易试点,年交易电量约2亿千瓦时。

  2010年

  ◎省政府在清远市举行广东省县县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竣工仪式,我省当年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738.51万吨,居全国首位;较2005年增加了近两倍。

  2011年

  ◎广东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4年

  ◎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

  2015年

  ◎广东省环保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形成100家骨干企业,上市公司超过10家。

  2018年初

  ◎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十三五”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将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2018年4月23日

  ◎省发改委发布了《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明确到2020年底,广东省将开工建设海上风电1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建成投产200万千瓦以上,总投资360亿元以上。

相关信息

关闭

在线客服

入会咨询服务

020-83579820

招商咨询电话

13660872304
020-83590403
联系人:黎小姐

合作咨询

13602754269
020-83501327
联系人:唐先生
邮箱:yuanquxiehui@163.co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