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称作深圳第“10+1”区的深汕特别合作区迎来规划和建设的提速阶段。
6月15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发布《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区概念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公告。
公告指出,深圳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正在加快向合作区集聚,合作区成为投资兴业热土,正全面加快与深圳市一体化发展。
6月16日,在一场“2018世界经济特区(深圳)发展”论坛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产耀东详解了合作区的探索经验、建设进展以及未来规划蓝图。
产耀东说,到2025年,合作区建成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到2035年,建成14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达到150万(略高于2017年深圳南山区的常住人口),考虑到对粤东地区的“虹吸效应”,合作区内的公共配套设施将按照300万人的标准配置。
合作进阶5.0版本
2011年5月,深汕特别合作区挂牌成立,由广东省委省政府派驻机构,委托深圳、汕尾两市共管共建,合作区享受地级市管理权限。
产耀东指出,在这个阶段,“谁是董事长,谁是总经理,没有分出来”。
第二个阶段被称作“转型试验期”。2013年8月,广东省提出进一步强化深圳主导合作区的开发建设,依托深圳、联动汕尾,合作区管委会主任由深圳派驻,经济建设归深圳,社会建设归汕尾。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头主体容易造成经济与社会管理之间的脱节,这历来是飞地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
总结前两个发展阶段,产耀东也坦言,存在机构不健全,授权不充分,履职不全面,执行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2017年9月21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方案》,决定将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调整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合作区也由此正式进入“深圳的全面主导期”。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此次体制机制的改革,解决了深汕两市共管而又难管的障碍,实际上变为了深圳独家管理,没有了城市间的行政磨合问题,合作区也会列入深圳城市发展的自我战略层级,先于城市群战略。
在跨区域合作案例中,建立长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一个关键方面。产耀东介绍,原来的GDP分成70%归深圳,30%归汕尾;利益分成深、汕各占25%,剩下的50%归合作区。经过这一次的调整,GDP全纳入深圳,但利益分成暂时归合作区,2021年以后再作研究。
“先把蛋糕做大。”产耀东解释称。
对于深圳而言,合作区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空间拓展的功能,而对于汕尾乃至广东省而言,合作区也是针对粤东西北精准扶贫的方式。
产耀东说,“精准扶贫的1.0版本是给钱给物;2.0版本是既派人过去,又给钱给物;3.0版本是搞产业转移园;4.0版本是全面的对口帮扶;当前的合作区相当于5.0版本,通过建设一个产城融合的新城,带动周边的发展。”
向东再造一座城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468.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145平方公里的可建设用地,这接近深圳两个福田区的面积,而目前已建成面积仅23.86平方公里。
对于城市建设已重度依赖存量土地的深圳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产耀东将合作区的开发称作“站在深圳的肩膀上,建设一座新城”。
产业是先导。宋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圳主导后,产业发展的势头必将大大加强,合作区的辐射力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至整个汕尾地区。
袁易明也对记者表示,理顺合作机制能够很好地解决深圳在城市发展中产业有效转移的问题,大幅度降低沟通、协调成本,通过政府层面的推进,今后珠江口东岸的产业有望达到近似于一个辖区内进行统筹的效果。
从空间结构上,合作区确立了“一中心、四组团、多节点”的整体布局,其中,中心组团将打造高端商务区和政务区,重点发展商务金融、政务、公共文化和科技孵化服务业等;东部组团将打造科教研发区和未来产业区,重点发展高教科研、教育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海洋产业等;西部组团将打造先进制造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高端生物制药等。
根据产耀东提供的数据,合作区目前共有产业建设项目62个,其中57个来自深圳,11个已竣工投产,30个在主体施工,6个在装机施工,15个在做前期工作,总共预期产值60亿,预期税收4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合作区吸引了包括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华为云服务区域总部、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中安视安防设备和科兴生物等产业项目。
一位赴合作区投资的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汕特别合作区内的入驻企业总体质量更高,未来的发展潜力更值得期待。
产耀东还透露,深圳的部分城市功能将迁移过去,但最主要的还是将合作区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集中承载区。
但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倚赖于能够吸引人过得去,留得下。产耀东说,合作区正在考虑制订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真正实现与深圳的一体化发展。
合作区也在加强相关配套的发展。北大深圳医院将在区内建三甲医院,深圳在协调把优质学校资源引入合作区,据了解,区内将规划一条贯穿南北的科教大道。
此外,合作区内基建工作全面拉开,已建成19条道路,26条在施工中,还有26条处在勘察、测量和设计阶段。轨道交通方面,区内未来将有两个高铁站、三条铁路。
袁易明告诉记者,交通以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仍然是合作区的短板,首先要解决交通连接的问题,不仅要考虑便利性,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否则近似同城化的效应可能会大打折扣;更长远来看,合作区要打造适合人居的环境,才能真正让人才愿意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