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大背景下,实现产业高水平转移成为产业共建的一个核心。所谓产业共建,意味着同一产业、同一企业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跨区域布局发展,是我省促进粤东西北协调发展的一项实践创新。
汕头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战略精神,利用潮商、华侨、民营三个优势,以园区为平台,以深圳、广州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共建,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包括保税、濠江、海门、潮南印染处理中心4个片区和澄海、潮阳、潮南3个产业集聚地,随着比亚迪、中海信、天安数码城等一系列项目落地,汕头在“产业共建”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条独特路径。
引进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产业共建着眼点
产业共建是为了缩小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的区域性差距,现代产业体系成为汕头走产业共建道路的着眼点。
这样一组数据显示了汕头在承接珠三角产业方面的成果:2016年汕头市共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项目16个,总投资55.35亿元。
自去年以来,比亚迪跨座式单轨产业项目和智能终端零部件生产项目(3D手机玻璃)落地汕头市濠江区南山湾产业园;汕头与腾讯寻求“互联网+”产业创新方面合作;与九次方大数据集团探索建设汕头市数据星河产业园;汕头市天安数码城集团在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中海信(汕头)创新产业城完成首期产业用房建设,并成功引入37家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优质企业;此外,比亚迪濠江工业园、美中时空通用航空、潮商总部基地、明园汕头科创金融城、泰盛科创园等项目同步启动建设。
项目的落地给汕头带来的是一场“蝴蝶效应”般的激变。去年12月28日,一大批事关汕头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启动建设,汕头市共签约、开工、竣工项目161个,计划总投资1966亿元,其中90个动工项目,投资总额达703亿元。
在广东转变发展方式之际,汕头振兴发展进入“快车道”,如何抓住“产业共建”的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已经成为汕头紧抓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战略“三大抓手”的有力一笔。
多项举措多管齐下为产业共建强支撑
要实现产业共建,离不开良好国际营商环境的支撑。汕头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着力抓交通、建平台、造环境、强管理、创文明,促使经济发展环境迅速改善,更呈现发展提速、质量提升、排位靠前的态势。
所谓路通财通,汕头加大对内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外基础设施方面,汕头全面推进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内基础设施方面,2016年获省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扶持资金8193万元,专项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像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濠江片区南山湾产业园(一期)及连接主干道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64.2亿元,已完成投资36.2亿元;广澳物流园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投资3200万元,今年中可投入使用;保税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
汕头出台多项政策,给园区发展带来红利。针对汕头人多地少、融资难、融资贵、企业负担重的实际,汕头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的若干措施》;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上规上限的实施意见》,推动园区企业做强做大。
近期,汕头已草拟《汕头市促进产业共建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汕头将加大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力度,抓园区运营管理创新,探索发展工业地产,通过融资平台建设,解决融资难问题。
汕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吉祥三保”和开展“三集中”为切入点,汕头完成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实现审批办事时限提速50%以上,在企业开办、项目投资、工程建设等方面,促进办事效率大提升、行政审批大提速;通过市领导挂钩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诉求,协调解决问题。汕头更首次开展市对各区产业园建设管理考核评价。
汕头正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效率和最好的服务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园区质量发展。
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从汕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截至2016年底,全园共有建成企业189家,在建企业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家。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的46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82亿元,增长20.3%;实现税收9.94亿元,增长25.04%。全年新开工企业11家,计划总投资42.76亿元,新投产企业14家,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