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加速苏区振兴 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_园区信息_广东省工业园区网
欢迎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重要提示:

梅州:加速苏区振兴 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栏目:园区信息 点击量:2,799 发布时间:2017-05-22

  如同按下“快进键”,短短几年,梅州建成3条高速公路,新增2条高速出省通道,实现县县通高速,目前6段高速公路同时在建,创造了梅州交通建设新纪录。

  同样令人惊喜的还有,在2015年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评估考核中,梅州排名第一,从2013年的第八位到2014年的第四位,再到2015年的第一位,实现了“三级跳”;2016年,梅州GDP首次突破千亿元。

  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度推进,到振兴发展不断加速,再到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彰显了广东实施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所蕴含的强大动能,也再次表明,只要改善发展条件,梅州潜在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将不断转变为发展要素和发展优势,推动梅州加快发展。

  面对成绩不自满,面对困难不气馁。在梅州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市委提出了加快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格局新思路,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新的五年征程,一幅关于梅州更加壮阔的发展蓝图徐徐展开。

  ●撰文 唐林珍 梅新

  “三大抓手”齐头并进 振兴发展连级跳

  近期,天气晴好利于施工,梅州各大建设项目抓住时机开足马力加快建设。在梅汕高铁丰顺段隧道建设现场,工人通过开设多个工作面加班加点施工,现场紧张有序。

  这是梅州交通建设火热推进的一个缩影。

  交通是制约梅州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梅州能否尽快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因素。2012年以来,梅州紧紧围绕建设“潮汕平原北上开拓腹地的交通枢纽”,以“两高一场”为重点,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梅州公路通车总里程1.7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82公里,公路通车里程和密度均居全省山区市前列。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梅州建成梅大高速、汕湛高速五华段、济广高速平兴段等3条高速公路,新增2条高速出省通道,实现县县通高速。目前,同时在建兴华、大潮(含大漳支线)、梅平、东环、大丰华高速丰顺至五华段、兴汕高速五华至陆河段等6条高速公路,总长263公里、总投资约290亿元,为梅州历史上同时动工建设高速公路最多的时期。

  在铁路机场航道建设方面,梅汕高铁梅州段全线动工,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7.7亿元。瑞梅铁路、“双龙”高铁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力争项目先行段于今年底前开工建设。梅县机场航线增至9条,通航国内外15个城市,今年旅客吞吐量可达40万人次以上。

  在交通大会战先行的引导下,梅州的产业园区加快扩能增效。以建设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为依托,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核心,梅州借力穗梅对口帮扶共建产业园区,工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在原有2个工业园区享受省级产业转移政策的基础上,新增7个工业园区(集聚地),全市共9个产业园区全部享受省级产业转移政策。

  2013年至2016年,梅州全市产业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3.98亿元,重点用于园区水、电、路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新增项目475个,新增投产项目443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4.55亿元。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步伐也在加快。按照“开发建设新城区、完善优化建成区、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思路,以梅县撤县设区为契机,梅州编制了《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梅州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规划》,并制定《梅州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近期建设计划》和《梅州中心城区近期重点项目》,统筹推进江南新城、梅县新城、芹洋半岛建设,全力加快梅州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梅州积极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和粤东西北股权基金支持,整合棚户区改造和“三旧”改造项目资金,统筹使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项目资金,共计投入166.8亿元用于江南新城和芹洋半岛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改善了中心城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配套功能。

  得益于“三大抓手”的加快推进,梅州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继在2015年度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评估考核排名第一,实现“三级跳”后,2016年,梅州GDP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45.56亿元。

  聚焦产业发展 振兴实体经济

  今年初,一条消息让梅州的机电产业业界振奋:2016年,机电装备产业实现产值114.82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成为梅州继电力和电子信息产业后的第三个百亿产业。从2013年的57.94亿元到2016年突破百亿,短短3年间,机电业产值几乎“翻一番”。

  这是机电产业以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升级,逐步发展壮大的结果,也是梅州树立“重实体兴实业”理念,聚焦产业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的成果。

  实现实体经济的振兴,必须集中精力发展产业。近年来,梅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扶持实体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暖企”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梅州突出发展工业,建立了市直机关干部挂点服务企业制度,对全市166家重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并深入实施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烟草、电力、机电制造、水泥、陶瓷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向新型工业转型升级。

  作为农业大市,农业也是梅州重点抓的一个产业。近年来,梅州坚持稳步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做大做强金柚、脐橙、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6年全市农业增加值215.42亿元,比增4.3%,增速居全省第一。目前,梅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106家,累计入选省级名牌农产品89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同时,梅州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引领,加快建设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努力创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梅州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最佳旅游目的地,梅县区雁洋镇成为中国第二个“国际慢城”,蕉岭县获评“世界长寿乡”,梅县区、大埔县、丰顺县获评“中国长寿之乡”,大埔县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目前梅州共有3A级以上景区29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9个)。2016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3572.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6.76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145%和151%,在粤东西北十二个市中名列第一。

  此外,梅州还注重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截至目前,梅州共有9家在境内外上市的企业,2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发力补短板 改善重点民生事业

  泥泞的黄泥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道路,荒地变成了果园或公园,曾经贫困落后的乡村面貌不复存在……这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梅州一些贫困村正在发生的变化。

  对于梅州来说,加快振兴发展的近期目标,就是要确保2018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与此同时,梅州面临着相对贫困人口约占全省10%的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民生事业等短板突出。

  为确保不拖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近年来,梅州着力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改善重点民生,发力补短板。

  在全面完成前两轮扶贫开发“双到”任务,帮助937个省定贫困村和8.147万户、32.4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梅州启动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的目标任务,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梅州共筹集帮扶资金11.43亿元,实施种养帮扶项目4333个,发展乡村旅游项目133个。2016年,梅州共有30768户58590人实现了脱贫,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脱贫任务,实现三年脱贫攻坚的良好开局。

  与此同时,梅州每年坚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着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继2013年成功创建教育强市后,2015年,梅州实现教育强县(镇)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并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启动争创“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

  在社会保障方面,梅州着力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底线民生项目补助标准逐年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与此同时,2013年以来共计完成4.9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3639条自然村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8个原中央苏区县幸福村居示范片(线)建设全面完成,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扎实推进。

  在人居环境方面,梅州致力巩固提升“创卫”成果,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75.41%。同时深入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2013年以来共完成碳汇造林190.65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670公里,改造提升生态景观林带627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5.06%。另外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建立重点环境问题市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跨县河流污染治理,2016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5%,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权威访谈

  梅州市委书记谭君铁:

  加快建设“一区两带六组团” 谋划更快发展

  近五年来,梅州无论是交通基础、产业还是城乡建设、民生事业等的发展都有了较大的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增速提挡、后劲增强。开启新的征程,梅州将如何谋划新一轮发展?

  梅州市委书记谭君铁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梅州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落实“两大振兴政策”,扭紧“三大抓手”,加快建设“一区两带六组团”,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南方日报:过去几年,梅州围绕加快振兴发展,奋力攻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接下来,梅州将如何谋划下一步的发展?

  谭君铁:近年来梅州加快振兴发展取得的成绩,关键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紧紧扭住“三大抓手”,以振兴发展为己任,不断破解山区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随着深入落实“两大振兴政策”,我市交通条件、区位环境、产业承载平台日臻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不断增强,支撑梅州振兴发展的条件大大改善。特别是穗梅产业共建迎来“窗口期”,未来两三年内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正在推进的一批优质项目将落地建设,形成的生产力,可望形成若干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厚植梅州工业经济发展的根基。

  接下来,梅州市将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统领工作全局,谋划和布局未来发展,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制定发展举措,找准关乎梅州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和工作举措。

  南方日报:梅州在加快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重大部署和创新性举措?

  谭君铁:近年来,我们立足山区实际,认真总结梅州实践的经验与不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去年召开的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加快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新格局的发展思路。

  “一区”即建设梅州中心城区,以梅江、梅县两个市辖区为主体,重点推进嘉应新区起步区江南新城、梅县新城、芹洋半岛建设,同步打造雁洋、畲江两个卫星城,以交通互联推动产城联动,建设粤东北门户枢纽城市。“两带”即建设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和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从生产端入手、从供给侧发力,从新兴工业、现代服务业“双向发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致力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六组团”即依托兴宁、平远、蕉岭、大埔、丰顺、五华六个县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市区或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专业镇为节点,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交通、水利、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为支撑,打造特色主导产业,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组团式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一区两带六组团”在空间上涵盖全市,突出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的功能和特点,既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又突出重点、错位发展,为我市加快振兴发展完善了思路、汇聚了资源、拓展了空间。

  南方日报: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可以说是梅州面临的最迫切的一项任务,梅州如何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场硬仗?

  谭君铁:梅州的贫困面还比较大,是全省精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市经省认定的相对贫困村有349个,相对贫困人口58633户158994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还很重。

  目前,我们正按照中央“六个精准”和省“八大工程”的部署,围绕“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创新开展产销对接帮扶、企业带动帮扶、金融贷款帮扶、电子商务帮扶和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帮扶等扶贫方式,确保帮扶精准到位。今年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取得突破的关键一年,为确保2018年基本脱贫,2020年全面脱贫,我们将深化穗梅对口帮扶,全面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同时,按照省里的要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运用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资金,创新融资模式,多方筹集资金,确保349个贫困村如期建成新农村示范村。

  第一现场

  紧盯重点项目建设 增创“超车”动能

  近期恰逢好天气,梅州重点项目建设上紧“发条”。在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现场,100多台机器忙碌运作,声音轰鸣。放眼望去,工程一期一段围堰填筑已呈规模,两岸上坝道路也初显雏形。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一期一段围堰于去年12月顺利实现合龙后,为接下来左岸大坝、船闸、泄水闸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体工程建设自此进入施工高峰期。”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开春以来,工程现场施工呈现“多点、多线、多面”的良好局面,各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今年计划完成年度总投资9亿元,预计11月中旬前形成一期二段围堰。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梅州今年的重点项目之一。今年以来,梅州围绕加快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新格局核心任务,紧盯年度投资计划565亿元的250项重点项目建设,为梅州的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增创“超车”动能。

  今年第一季度,梅州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16.7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0.67%。其中43项列入省考核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9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9.31%,位列山区市第1名,粤东西北第3名。

相关信息

关闭

在线客服

入会咨询服务

020-83579820

招商咨询电话

13660872304
020-83590403
联系人:黎小姐

合作咨询

13602754269
020-83501327
联系人:唐先生
邮箱:yuanquxiehui@163.co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