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经济”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无论是产业转移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各种产业开发区,不仅充当着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多年来的生动实践和探索里,也为中国产业经济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与模式。
世易时移,岁月不居。每一个时代阶段必然有其属性,置于此阶段中的事物亦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园区来说,处于时代的大环境中,必然承接的任务大有不同。事实上,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放眼全省,不论是新兴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还是原有各类高新区、经开区都必须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方式方法,打破发展制约与瓶颈,实施创新驱动,实现新的突破。
具体就广东而言,推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热潮正在掀起,一系列举措纷纷出台,这就是当前园区发展的大气候。到2025年,广东制造强省建设要迈上一个重要台阶,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0%和35%;全省8—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打造22个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园区。
园区与此密切相关。在此形势下,我省园区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树立以下几个努力方向。
一个是产业。
园区产业应该怎么规划?怎么布局?怎么选择?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而产业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以及环境规划等法定性规划,更加偏向于战略性和实操性,指导产业发展、招商和运营,以解决开发区、产业园区甚至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面对新兴产业爆发式发展、传统产业链条趋同、产业发展定位模糊、产业集聚辐射效应弱化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园区产业如何转型升级、体系如何构建、产业发展逻辑如何转变,是园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迈向新台阶的关键。
一般来说,园区重点产业,可以通过对行业市场发展状况、政府政策支持、上下游企业构成关系等进行分析,聚焦某个或者某几个产业作为园区的重点产业,并将其最具发展潜力且最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定位为核心产业。
我们可以具体来看一下这些方面的一些特点。宏观环境是什么呢?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目前,全世界也正处产业新一轮变革的前沿。在这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由于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其庞大的经济体量,中国作为重要领导者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科技以及可控核聚变等正处于突破的前夜,这些产业技术将对未来的产业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园区产业的发展,应该把目光聚焦到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突破性技术。
广东省着力推动的《广东省培育发展“双十”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方案》更不容忽视。所谓“双十”产业集群,就是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精密仪器设备。
“双十”产业集群涵盖了一二三产业,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现代化产业集群。10个支柱产业集群,特点主要是量比较大,规模比较大,都是接近万亿级的产业集群,这体现了广东产业要“稳”,要稳步提升发展这一类支柱产业;另外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突出高成长性,这体现了产业布局里的“进”。所以,“双十”产业集群体现了一稳一进,推动我省先进制造业稳中求进,这是我省下来的一个重要指引。
对此,园区制定产业发展方向,是不能绕开的。
还有,十九大之后,未来的产业格局是以都市圈为基础,更加强调的是区域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园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园区,都应思考在产业上怎么强化、对接和融合。
一个是载体。
产业园区主体是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平台,也是为创造产业要素聚合、资源配置、生产服务配套的产业发展“大舞台”。因此,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必须要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实施,打造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优质空间。
这一点,省里也是明确了意见。首先是在园区的认定、扩容、升级、提质、转型等方面,加强对园区的动态管理。支持有工业发展需要且具备发展工业条件的区域申报省级工业园区,园区经批准认定后,给予用地指标支持;支持开发程度较高的工业园区扩容;对不适宜发展工业的区域,撤销工业园区或调整园区范围。同时,加快推进园区土地连片收储,对小而散的各类工业园区进行清理、整合、撤并。打好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升级攻坚战,为产业发展腾挪空间。支持省级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时,省里还将打出一套“组合拳”,真正让园区这一产业发展的载体更上一层楼。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支持园区围绕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品牌园区。实施园区产值倍增计划,择优选择湛江产业转移园、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园、珠海产业转移园、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园等一批工业园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水平工业园区。深入推进产业共建,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韶关、河源、清远、云浮等环珠三角地区,依托工业园区为珠三角外溢产业量身打造一批专业化产业承接基地。持续强化园区软硬实力,在全省工业园区推广“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优先推进5G的布网和应用,打造若干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提升园区信息化水平。
园区应该据此有所作为。
还有一个是机制。
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园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重要课题。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体制机制从来都是,要么成为束缚的镣铐,要么成为激发活力的发动机。从园区经济发展现实来看,不论是原有园区,还是需要新建园区,都应该首先从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
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很多,笔者不在此赘述,很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园区应该努力建立、完善市场化的开发管理运营机制,从以往特定区域、特定政策、特定机构的管理方式,向突出市场化的体制机制灵活、管理运营灵活、发展方式灵活的转变。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产业企业与社会机构对要素整合与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应让政府职能回归到行政管理、政策制定、发展调控的“本职”上去,真正把自己应该管的管好,把不应该管的放好。
同时,要积极把园区管理、招商引资、产业运营交给掌握市场与产业资源、熟知产业发展与布局、精通园区经济发展的专业性、专门化、专著性的产业企业或社会机构进行管理运营。
另外要强调是园区要注重创新生态系统,这是园区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要注重“全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我们可以把当前的园区理解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它不但应该助推园区内企业的发展,更应该助推园内产业的发展。只有实现园区内若干个产业快速发展,才能带动、支撑整个园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