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是指改革开放后,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高新区,是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高新区要一步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强化功能建设,营造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和管理者从事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国家高新区成功探索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经国务院批复建设的国家高新区数量已达168+1家(“+1”是指苏州工业园区)。2018年,中国国家级高新区GDP达到了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国GDP总额的12%。在产业发展方面,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对168+1家国家级高新区主导产业监测整理的结果,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区主导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其中有163+1家国家级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由此可见,国家高新区在集聚人才、促进“双创”、提高就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在国家级高新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就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都被誉为“中国硅谷”。中关村科技园区目前已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而张江高科技园区拥有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863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形成了生物医药创新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链。除了上述这两个园区外,国内实力雄厚的高新区还有武汉光谷、贵阳数谷、合肥声谷、济南量子谷以及郑州智能传感谷等。
接下来,要提高国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承载力,还需要着力发挥政策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倚重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因为这是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曾比较过中关村、张江以及东湖等三地的高新区政策特点。可以看到,不论是中关村新版“1+4”政策体系,还是上海张江“1+1+N”政策体系,或者是武汉东湖高新区“1+6”政策体系,它们都具有三个共性特征。第一,注重从适应性创新到示范性创新转型,不断在制度层面进行先行先试,为建立我国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做探索和示范。第二,制度供给从以支撑性政策为主,到支撑性政策、制度性政策并重的层级转变,并注重从技术生命周期的全链条提供政策供给。第三,在新经济制度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新区创新政策要在顶层设计层面注重“点、线、面”结合。所谓“点”,是针对技术生命周期不同环节的关键节点提供政策供给或制度供给;所谓“线”,是针对技术生命周期不同环节提供政策供给;所谓“面”,是在技术生命周期全过程基础上提供政策环境与创新生态服务等。
当下,高新区政策创新应当做到,在“点”上,要着力补齐科技金融的短板,为高新区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布局提供金融支持。比如,鼓励商业银行在国家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条件成熟的新经济企业尽早登陆科创板或创业板,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高新区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在“线”上,要在国家高新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相关改革试点政策,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让“双自联动”走向纵深,加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在“面”上,加大国家高新区开放力度,放宽海外人才长期多次签证、居留许可等规定,鼓励与国外园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更好地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通过政策引领,让国家高新区不断壮大,从而撑起高质量发展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