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考察活动_协会动态_广东省工业园区网
欢迎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重要提示: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考察活动

栏目:协会动态 点击量:3,460 发布时间:2019-12-26

  为更好地借鉴国内“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的先行做法及成功经验,促进探索全新的、适合发展实际和需要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12月16日-20日,省工业园区协会受清远市工信局委托组织安排清远市相关职能部门和园区领导赴山东济宁和湖北荆州、武汉等地园区进行学习交流。考察团由清远市政协副主席黄裕团带队,清远市政府副秘书长何诚威、清远市工信局局长刘军、省工业园区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毅龙、协会专家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超林等24人参加考察活动。

  12月17日,考察团先后前往山东济宁高新区、任城开发区(济宁运河经济开发区),实地参观考察了济宁数字经济展示中心、济宁生命科学中心以及小松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并分别与济宁高新区、任城开发区所在地政府、管委会领导进行座谈,就园区实施“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等相关情况,展开了热烈交流。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参观济宁数字经济展示中心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考察小松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考察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考察团在济宁高新区参与座谈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考察团在任城开发区合影留念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考察团在任城高新区参与座谈


  19日,考察团实地考察了位于湖北荆州开发区内的湖北亿钧耀能新材股份公司、惠州金茂华中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并参观了荆州开发区规划展厅。座谈会上,荆州开发区代表介绍了开发区“一区多园”运行情况,双方就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展开了充分的互动。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参观湖北亿钧耀能新材股份公司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实地考察惠州金茂华中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与园区管委会领导进行座谈


  20日上午,考察团前往东湖高新区,双方就东湖高新区“统一规划、合作共建、协同管理、共享收益”的“一区多园”开发建设与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参观东湖高新区展厅


清远市组织赴山东、湖北开展“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习

考察团与东湖高新区座谈交流


  赴山东、湖北学习交流使考察团一行对省外对标园区“一区多园”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属地管理、人员聘任与考核等方面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充分交流、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的目的。大家表示,此行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获益匪浅,接下来,将把交流的经验成果充分运用到推动清远市开展“一区多园”建设的工作中。


链接:山东、湖北园区简介

(一)山东济宁高新区

创建于1992年5月,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辖5个街道,人口25万,面积255平方公里,是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高新区及省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山东省科技金融试点高新区。

【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亮点】

从创新条块管理模式、加强人员力量配置、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严格实施准入制度、做好改革衔接工作、健全完善考核体制等六大方面做好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其中,创新条块管理模式,即建立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相结合的“条块管理”体制。同时,实行实体化运作,每个园区都设立筹建机构或管委会,赋予园区充分用人权,并在“一区十园”率先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实施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

此外,实行项目入区统一审定制度,对“一区十园”新引进的项目进行联合审议,并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监测跟踪,做好调度。注重个性化、差异化考核,对“一区十园”实行分类考核、动态管理。

(二)任城开发区

山东任城经济开发区(济宁运河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33平方公里,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由省政府批准设立,2005年首批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山东任城经济开发区位于济宁市主城区以西,世界遗产——古运河与梁济运河在此交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拥有“水陆铁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任城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推动城市西跨,实施滨河新城建设。

【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亮点】

职员制改革在济宁运河经济开发区已正式入轨运行。作为济宁运河经济开发区改革的一项里程碑式的标志性工作,职员制改革将打破人员的身份限制,加速开发区去行政化的步伐,实现开发区人员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机制。职员制改革具体体现在人事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绩效考核体系三个方面。通过职员制改革园区将进一步加快机构改革步伐,对推动济宁运河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三)荆州开发区

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5月挂牌成立,2011年6月,荆州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荆州开发区地处荆州城区东部,辖区面积318.5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人。

2017年8月,荆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一城三区、一区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作出全局性战略布局,使“一区多园”成为优化要素配置的空间载体,凝聚发展气场的制度平台,构建荆州市“一城(中心城区)三区(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发展新格局。区内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产业,是荆州市开放开发的主平台、工业兴市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已成为全市工业的核心区。

【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亮点】

总体上形成了“一区多园”园区办公室—各产业园工作专班—产业园管理办的园区三级组织架构。以“一区多园”建设为载体,统一规划,统一形象标识,协调一致抓招商。荆州开发区对接13个园区,要求一周一汇集、一周一汇报,形成“一区多园”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对“一区多园”建设进行总结部署。创新选人用人方式的大胆尝试,干部管理由“任命制”转变为“聘任(用)制”、干部队伍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干部选任由“论资排辈”转变为“实绩优先”。

(四)东湖高新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东湖高新区”,别称“中国光谷”。于1988年创建成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全国四家“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之一。2016年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并获批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

东湖高新区进行“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的7个园区是:江岸区的黄浦科技园、岱家山科技创业城,江汉区的江汉经济开发区、华中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洪山区的南湖创意产业园,东西湖区的海峡高新园,江夏区的庙山园等。7个园区总面积近70平方公里,聚集企业1468家,其中高新企业上百家,年总产值约500亿元。

【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亮点】

武汉东湖高新区“统一规划、合作共建、协同管理、共享收益”的“一区多园”开发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

在管理模式上,管委会代表市政府全面负责开发区基础设施、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和社会管理等工作,并通过“托管”的方式,经上级政府授权,将周边乡镇、街道或指定区城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交由高新区全面托管。

人事管理方面,本级干部实行任命制,下级实行聘任制。设立一级财政,自行组织税收编制、实施财政预算,制定特殊的区域管理规范文件;机构和人员编制精简,不与传统行政体制一一对应。

高新区与各专业园的关系方面,由东湖开发区管委会指导各专业园建设,通过品牌输出、技术转移、项目申报、企业扩散及联合招商等途径增强对专业园的辐射功能,并由各区人民政府设立专门机构主导专业园建设的各项工作。除名称前可加冠“东湖国家资助创新示范区”字样外,专业园可享受东湖高新的财政、统计、税收、科技和产业、人才、金融等九大政策。

相关信息

关闭

在线客服

入会咨询服务

020-83579820

招商咨询电话

13660872304
020-83590403
联系人:黎小姐

合作咨询

13602754269
020-83501327
联系人:唐先生
邮箱:yuanquxiehui@163.co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