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本次全体会议向中外媒体开放,来自120多家媒体的近300名记者到会采访。在现场,代表们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医联体建设、社工服务等多个领域民生话题建言献策。
陈如桂:应建立国家层面的大湾区统筹协调机制
谈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进香港、广州、深圳等城市的空港、海港、高铁、城轨、地铁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撑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科技创新方面,陈如桂建议,国家在深圳等创新型城市建立新技术应用试验区,率先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准入、标准、定价、认证等试点,支持建设国家级检测平台、认证中心、中试基地,加速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建议国家支持深港共同建设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去年深港双方已签署协议,在深港河套地区及周边区域规划建设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议国家支持在这一区域实施特殊的人才引进、科研设备进口、技术转移等许可政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新平台。
王瑞军:建议授权广东建立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也关注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在科技方面的需求。他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议在国务院层面批复或授权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入新时代,全国三大经济圈中只有珠三角地区尚未获批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我们要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创新中心,立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重点研究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把大湾区建设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发展高地。”
同时,王瑞军建议,支持广东围绕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广深科技(000021)创新走廊建设,开展政策先行先试。
周海波:建立医联体内部共享机制和考核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院长周海波表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我作为医生倍感鼓舞。公立医院是国家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价廉公平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欠发达地区基本医疗机构投入力度。”
周海波表示,目前,在医联体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医联体缺乏长效利益共享机制,过多强调医院的扶贫责任难以保障效果。政府应该以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来填补市场自发运作中存在的鸿沟。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效用引入相关合作,确保机制的可行性。同时,对于市场机制到不了的领域,需要政府介入承担责任,确保机制的持续性。”他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医联体内部共享机制,对人口少经济落后的城市,应因县施策、因院施策,建立以市场为主体政府购买服务为补充的医联体体系。同时建立医联体考核机制。
罗俊:应增加广东博士生招生指标
据悉,教育部于2017年9月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山大学成功入选,其接下来的发展备受关注。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发言时提出了“双一流”大学建设发展建议。
罗俊指出,博士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博士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科研队伍的整体质量和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和创新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罗俊举例说:“现在深圳的常住人口超过了2000万,需要大批的高水平的医生,希望国家能够给我们多一些临床医学博士的指标。”
罗俊表示,广东每万人中,博士生的平均招生计划仅为0.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54;广东70万研发人员中,博士生的数量不到4%,低于全国水平的6.5%。当前广东正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国家应增加广东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尤其是博士生指标,为广东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创新人才支撑。
李兰:社会工作经费应向落后地区倾斜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社工服务越蓬勃发展,做的大部分是锦上添花的工作。而在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粤西,越是需要雪中送炭的地方,社工开展就越滞后。”昨日在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李兰呼吁社会工作经费要向落后地区倾斜。
李兰表示,一方面,社工人才待遇低,存在高流动、高流失的问题,另一方面,通才教育模式之下培养的社工人才到民政基层服务之后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李兰介绍说,民政社会工作同时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广东每年投入的社会工作经费中,珠三角地区占98%,粤东西北地区只占全省经费投入总量的2%。她建议,社会工作经费要更多倾斜经济落后地区,为加快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保障,推动民政社会工作均衡、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应加强民政社会工作专才队伍建设。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通才教育,对一些特殊服务领域,如老年服务、孤残儿童服务,可考虑开设专门的老年社工、儿童保护社工专业,培养专才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