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02:62.44:37.54,税收收入22.58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5.14%,增速高于全市3.55个百分点;全区商事主体29005家,比2019年底多161家……
近日,火炬开发区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出炉。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火车头”、中山创新发展“主引擎”,火炬开发区首季经济表现备受关注。
整体而言,受外部经济环境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山市创新发展“火车头”火炬开发区2020年开局战备受挑战,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过,在复工复产“黄金四条”等政策扶持下,整体指标呈现好于预期;工业生产逐步恢复,从全面复工向全面达产过渡,忧中有喜。其中,火炬区一季度的“新基建”明显发力,5G产业布局加速、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相关企业的技术及产品研发也亮点纷呈。
看趋势
降幅收窄,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
1-3月,火炬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09亿元(含新区),占全市总量的22.62%,比全市增速高1.94个百分点,增速镇区排名第8位。相较于1-2月,该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8.7个百分点,回升速度比全市快3.3个百分点,增速镇区排名提升7位。
火炬开发区相对较快的回升速度,从整体层面来看对中山是有贡献的: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升0.56个百分点。
有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尽管火炬区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忧中有喜,我们来看一组数据:3月,火炬区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1.16亿元,比增-9.29%,比2月单月的-42.53%增速回升33.2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该区的工业生产逐步恢复,从全面复工向全面达产过渡。
从固投数据开,1-3月,火炬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5.37%,比增-34.72%(含新区),比市增速低15.02个百分点。但这个数据背后未必是消极信号。要看到,今年首季比较特殊,这个数据背后有两大原因:其一,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投资项目停顿、延缓;其二,对比去年同期数据,可以发现2019年一季度是火炬开发区房地产投资高峰,房地产占很大比重。也就是说,今年火炬区三产投资下降,很大程度是受房地产下滑影响,房地产投资比增-62.96%,比同期减少了15.94亿元,拉低全区投资增速40.7个百分点,拉低三产投资增速50.5个百分点。但这个趋势,是符合目前火炬区振兴实体经济、做好“高”“新”文章大势的。在一系列稳投资政策支持下,火炬区重大投资项目复工,随着“交通大会战”、“项目落地年”的大力推动,可以预期投资市场将企稳回升。
看动能
新基建发力,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3月,明阳智能MySE3.6-135/85机型在国家电投内蒙古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续建(第四期)风电项目中,交出投运半年以来的优异成绩:截至今年2月20日,累计发电3400万千瓦时,在同场对标中居首。
作为一家领先的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明阳智能依托在半直驱技术研发上的深厚积累,较早就推出了MySE3.0MW陆上机型,额定功率涵盖3.0MW、3.2MW、3.6MW,适用于各类风能资源区。在此基础上,明阳智能还陆续发布4.0MW和5.0MW平台,并实现了商业化应用,引领着大容量风电机组技术的发展潮流。
不仅在智慧能源基础设施领域表现突出,火炬区在5G产业布局等新基建领域也有新成绩。
如高新技术企业通宇通讯,已形成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的完整产品线,开发出基站用双工器、合路器、塔顶放大器、6GHz-90GHz Class3及Class4系列微波天线等主导产品,可满足目前国内外2G、3G、4G、5G等多网络制式的多样化产品需求;台光电子材料是高端5G板材应用提供商,重要客户有华为、苹果、OPPO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深亮智能技术(中山)有限公司目前的主力创新产品,主要聚焦于5G基站站点间的数据交换850nm光通讯芯片,以及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健康医疗、智能制造领域的VCSEL智能传感器……
整体来看,1-3月,火炬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4.73亿元,比增-12.8%,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1.1个百分点。其中工作母机增加值7.71亿元,比增41.2%,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速65.1个百分点;健康科技产业增加值5.28亿元,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2.2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慧健康、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四大板块稳中有进,有41.5%的企业保持增长势头;光电产业增加值4.36亿元,比增29.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速53.6个百分点,其中不少是涉及5G等在内的新基建领域。
从发展势头来看,火炬区三大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其工业母机企业、健康科技企业、光电企业累计增加值增长2.51亿元,拉高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3个百分点,拉高全市增速0.97个百分点。
看行动
稳存量谋增量,服务配套全面升级
稳存量、谋增量,是目前火炬区的主要工作基调。
稳存量,就是要在疫情大考下把全区十亿元以上等重点企业的盘子,通过积极的复工复产举措稳住。
从2月17日全面复工工作起,18日规上企业70%复工,30日全部规上企业、14总部企业、13龙头企业、9上市公司,416高新企业全部复工。3月10日后工业用电就已经恢复到原来九成以上,目前维持在95%上下。当前,火炬区为全区139家亿元以上工业和5家重点服务业,配备了27名骨干当企业服务代表,配合市稳企安商和火炬开发区“黄金四条”政策全力服务企业。
谋增量,则是根据自身产业特点,推动健康医药和涉及新一代传感的5G相关产业平稳增长,同时创造条件把金融生态提上去,为实体经济、高新技术企业服务。
越是困难时期就越是金融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火炬区目前有30支基金,集中了全市投资基金市场半壁江山,金融交易活跃。数据显示,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以来,火炬区金融业增长明显,如按照去年核算体系预期金融业增长15%以上,将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
火炬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在“抗疫贷”基础上,考虑推出“成长贷”,对增长型企业、高科技企业、高成长企业,加大贴息补贴力度,让优秀的企业更快走出来。
看思路
聚焦“高”“新”文章,产业布局迎巨变
过去三十年来,火炬区依靠OEM和ODM企业,为全区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在新时期,这类企业已然不适合高新区的发展定位。今年三月,火炬区反复审视当前的困难,梳理出“发展七问”,回答了支撑作用从哪里来、土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产业升级后劲从哪里来、基础建设怎么办、精气神从哪里来等问题,对下一步的施工图、任务书已然明确。
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努力把火炬开发区打造成“创新发展的主引擎”“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先行示范区”“一流国家级高新区”。
围绕上述目标,火炬区如何在寻找产业升级后劲、提升创新发展动能方面出实招,这是火炬区作为中山“当家人”、必须要回答好的“未来在哪里、希望在哪里、出路在哪里”时代考题。
火炬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高新企业强区规划,火炬区将抓住深中产业拓展走廊的机遇,谋划万亩产业总部带。同时,还讲探索组建产业创新和人才创业联盟。从产业基础来看,火炬区健康医药、光电产业等高新技术项目的创新创业需求很高,基础也扎实,创新团队、国家级孵化器和研发机构、领军人才等都占全市一半以上,很多甚至达到100%。
近期,深圳、广州、国外回归的团队比较活跃,大湾区时代的机遇正在改写火炬区的产业布局,未来如何对接好、用好,是该区正在加快思考布局的一个命题。
【作者】罗丽娟 叶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