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园区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升级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然而,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新发展阶段,产业园区又面临着向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新挑战和新问题,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亟需自我革新和转型升级,寻求高质量园区运营之道。
高质量产业园区运营的内涵
产业园区运营,核心目的是建立起产业和园区两者的全生命周期联系,让产业和园区形成一种强烈的黏性,乃至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产业角度来说,借助园区的平台优势能够最广泛最优化的整合产业发展所需服务资源,能够最合理最高效的结合区域禀赋和自身能力去做业务发展,能够最直接最大化的拓展利润空间。从园区角度来说,园区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运营就是为产业的转移、落地、孵化、成长、成熟、退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服务体系(包括产业规划、产业引导、产业孵化、产业承载、产业投资、产业运营、产业创新、产业金融、产业人才、产业服务等环节),通过资源共享带动关联产业,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这种产业和园区的超强联结和双向发力,使得产业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有专家称之为经济“增长极”。有数据统计,我国国有各类产业园区多达一万五千多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显然,产业园区已成为各类产业快速成长的重要平台、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支撑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优势来源之一。
产业园区运营普遍存在的问题
01
顶层规划缺乏,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全国层面上看,产业园区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有着“先试先行”的功能作用,这意味着即使发展愿景和最终目标明确,但数万个井喷式涌现的产业园区其发展过程和阶段是难以科学规划和管理的。正是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各类不断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政策文件就成为了 “指挥棒”,导致大量产业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相同或相似的产业园区重复建设。
从地方层面上看,部分省、市、县缺乏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甚至设园决策或产业选择是来自于“机会主义”,园区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缺乏明确的区分,导致园区数量众多、分散且规模较小,不仅较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还会不断加剧竞争激烈程度(有关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工作,出现与周边区域恶性竞争的情况),例如近些年频繁出现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文化创意园等等。地方出发点和远景设想是好的,通过园区打造产业集聚区,然而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后,目前能真正做好产业聚集的实在寥寥无几。
从园区内部来看,尽管涌现出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日益增多,也不断有高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但大部分产品结构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足,大量同质企业采用低成本战略生产同质产品,被竞争对手降维打击或跨界打击。有些园区没能实现差异化的产业园区内部布局,为了完成短期绩效目标,将引进产业与企业在园区进行机械拼装,运营时忽视了产业分类的有机结合和行业间交叉协同发展。
02
管理规范缺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现今一二线城市和东部成熟的产业园区都在忙着“腾笼换鸟”,为破解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及其他资源的限制难题,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希望不破不立、吐故纳新。按园区功能要求腾退空间和空间再利用,迁出或淘汰园区内低端产业,引入发展高端产业,从而完成区域内的产业置换、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而三四线城市和西部广大地区建设初期或者成长中的产业园区处在以土地置换经济发展的模式招商引资项目、吸引企业入驻园区,但在不远的将来,缺地也会逐渐成为园区工业用地的壁垒。如果已入驻企业在园区内无法获取产业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以及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园区与企业的粘合力会不足,很可能出现人去楼空等现象。
当然无论产业园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可能缺乏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园区产业准入、退出和评估的动态管理机制。
第一,产业准入审核机制不健全,容易出现园区招商引资方向与园区产业定位不相符。尤其在不发达区域,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项目准入门槛往往一降再降。
第二,产业退出机制不健全,缺乏明确的退出期限与退出条件。以孵化器为例,很多在孵企业达到了规定的毕业标准但并未迁出,造成孵化器资源被占用,无法及时给拟入驻企业高效配置,扼制了孵化器活力源头。
第三,产业考核和评估机制不健全,园区考核常常以短期结果(年度目标)为导向,主要考核园区投资、产值、税收等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相对单一,缺乏对科技创新能力、营商环境建设和绿色集约发展等方面的考量,导致了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园区能够活下去,但不能够保证活得好、活得久。
03
关键要素缺乏,园区运营有心无力
我们都知道,常见的生产要素有土地、资本和劳动。对于园区发展和产业创新来说,除了上文提到的空间(土地)之外,关键要素说到底还是资金和人才。
目前能自我造血的园区很少,大部分园区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在园区形成初期,由于基础建设投资回收周期较长,若没有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建设资金难免后继无力,结果就是园区的总体开发、配套建设速度迟缓。尤其在完全行政手段运营模式下,资金问题往往使得管理者在园区运营管理中捉襟见肘。
在园区成熟期,为了提高政策服务效能,解决区内企业的经营困境,一般都会多措并举来减少创新创业成本和降低孵化期企业入驻门槛,大力扶持和助力企业发展。所以园区运营还是需要大量资金能够落实到位,设立重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引导和扶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同时对中小微企业的各类政策资金申请、金融信贷提供全方位帮扶等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不仅行业企业难,园区也难。
这两年园区都意识到了人才重要性,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双招双引”已经不是新鲜事。之所以把招商与招才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人才+项目”模式引人才,用补贴贷款、减免税费、教育培训、产权保护等等花样加强人才服务,就是想解决园区专业人才较匮乏的问题,进而解决园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但园区人才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是园区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园区要把牢“双招双引”,瞄准“高精尖”项目,以平台引人才、以产业聚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产、学、研、政府、金融联动机制,达到“进一个人、带来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园区运营需要的人才,目前很多园区运营团队都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组成,负责规划、计划、招商、建设、管理和后续企业服务等全链条工作,在园区奋力挥洒汗水。虽有一腔热血,但人员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的知识能力相对储备不足、成长周期漫长,实在难以满足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高速度高要求。
总的来说,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源之一,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这跟产业物理载体整体结构性不均衡、地方政府诉求提高和整个园区行业纵深发展都有很大关系。
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园区运营模式
产业园区运营采用何种模式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不能简单就得出结论的,要用辩证思想权变地分析每个产业园区的出生基因和生长环境。典型的有下面五种“道路”:
01
政府运营模式
适用于规模小、管理简单的产业园区,代表园区为广州天河软件园。由政府主导投资开发,园区向入驻的公司收取服务费用,提供税务代理、行政事务代理等服务。政府部门也会给园区一些招商代理费用和税费收取的优惠。
02
投资运营模式
适用于政府资金雄厚、注重长期回报概念的产业园区,代表园区为上海浦东软件园。由政府投资建设,园区通过房租、固定资产等作为合作资产,孵化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企业获得成长后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或上市,实现资产增值并收回投资。
03
服务运营模式
适用于企业对园区的服务环境提出了更多要求的产业园区,代表园区为杭州软件园。园区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运营重点是为入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人才服务、信息服务等软服务,通过服务助推企业经营做大做强,强化园区与企业合作,增加园区收入渠道。
04
土地盈利模式
适用于实力强大、品牌价值高且充分市场化的产业园区,代表园区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园区核心区域非常成熟,能够实现向外部区域的价值溢出,关联很多飞地。园区有土地收储、初步开发、拍卖的功能,通过控制大面积的土地,在对其初步开发后,短期内提升土地的价值,通过地产开发或转让获利,同时也为园区后期的开发奠定了雄厚的财力基础。
05
产业运营模式
适用于行政职能、服务职能和企业投资运营职能“三合一”的产业园区,代表园区为重庆两江开发区。园区设立目的就是要做产业集聚、做产业生态圈,所以在投资初期就会与企业资本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建设完成后也会与企业深度捆绑。园区既是投资者也是运营者,可能对区内一些有实力的入驻企业进行投资,还可能为了运作重要的产业项目直接设立全资(或合资)公司。
以上任何一种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产业规划科学合理、营商环境便企便民、招商招才精准有效这三个普遍且核心的问题。就针对目前国内环境来说,产业园区运营“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还是大趋势,但各个园区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思考和尝试,才有可能在一众竞争者中拼出高质量发展之道,做成真“特色”产业园区。